15年来《水土保持法》贯彻实施情况

《水土保持法》施行15周年成效扫描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6-06-2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5月中旬,来自北京石景山区的杨卫东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山东省淄川区土峪村:“没想到淄博还有这样自然环境幽雅的地方。”在淄川区,葱茏青翠、草长莺飞的景色令人陶醉。   2005年10月,淄川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通过验收。项目区林草覆盖度达51.5%,水土流失面积比修复前减少了近100平方公里,年增产粮食54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61元,比治理前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   这是保水护土带来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也悄然发生在了许多昔日满目疮痍、沟壑纵横的水土流失“灾区”。不论是西北黄土高原,还是南方石漠化区,不论是东北黑土地,还是南方红壤区,许多地方的居民惊喜地发现,高山流水又展开了笑颜,身上的腰包也一天天充实。   《水土保持法》颁布施行15年来,特别是“十五”时期,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大大加快。回顾过去,水土保持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令人瞩目。水土保持为实现治理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开展,不仅染绿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也使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   “2002年以前,这里还都是荒山。”北京市密云县水务局副局长耿智慧说到的荆子峪,如今被1500亩果树和梯田牢牢“锁”住了水土,春天是花园、夏天是林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公园。   近年来,我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级重点工程扩大到11个,重点防治县(市、区)扩大到700多个。已成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的密云,就是重点防治县之一,而类似密云这样的水土保持示范地区如今已遍布全国。   目前,全国有水土保持示范城市10个、示范县190个、示范小流域1398条。水土保持“十百千”示范工程,对全国生态保护发挥了巨大的示范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荒山秃岭越来越快地披上了绿装。   现在,全国每年综合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比上世纪90年代初增加了2万~3万平方公里。“十五”期间全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达到54万平方公里,治理速度比“九五”时期翻了一番还多。   其中,作为水土保持核心措施的生态修复功不可没。全国1000多个县60多万平方公里的封禁范围,一半地区的生态已得到初步恢复,占“十五”总防治面积的56%,可谓历史性突破。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已达92万平方公里。   在山川披绿的同时,人们欣喜地看到,水土流失区进入江河湖库的泥沙正明显减少。在陕西省黄河流域,直接入黄泥沙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每年12.8亿吨,减少到本世纪初的每年3.9亿吨。   实际上,水土保持的意义不仅仅是生态的改善,它还促进了水土流失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有人说,每多保护一亩水土,粮食安全就多一份保障。的确如此。依靠现有水土保持措施,全国每年有15亿吨土壤可免受侵蚀,从而增产粮食180亿公斤。这意味着水土流失区的群众,粮食可以稳定自给。   除此以外,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令水土保持工作者深感欣慰。   江西省信丰县,这个曾是“鸟不落足草难生”的水土流失重灾区,如今当地的农民正把自己种植的脐橙销往全国各地。脐橙不仅让这里漫山遍野绿意盎然,还使治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1086元上升到2004年的3868元。到2005年,信丰县贫困人口已从20万减少为3000人。   和信丰农民一样摘掉“贫穷帽”的人还有许多。近几年,全国就有1200多万人通过水土保持解决了温饱,摆脱了贫困。生态保护与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有机结合,使每一个水土流失治理获得显著进展的地方,农民的收入也显著提高。   更令人振奋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保持水土带来的实惠,主动加入到了水保行列里。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全国参与“四荒”治理开发的农户、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达到770万个,他们累计投入资金180亿元,初步治理水土流失2.45亿亩,并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监督执法进一步加强,使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了初步遏制   即将于7月1日开通试运营的青藏铁路,被喻为连接高原内外的“绿色”通道。“你要到唐古拉山以南看,铁路沿线的绿色已经连成了线。”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铁道部副部长孙永福说。   随着我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逐步加强,建设者保护生态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按照《水土保持法》的要求,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积极编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工程越来越多。近年来,全国有1万多公里新建铁路、8000多公里新建公路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最近5年,全国审批的各类水土保持方案就达20多万个,其中国家大型开发建设项目890多个。国家大型水利水电、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率则达到了100%。   穿越了6个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西气东输工程就在此列。为了“最大限度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沿线生态环境”,西气东输工程投入了7.3亿元专门用于水土保持,建成的工程不仅是输气工程,也是“绿色生态工程”。   而类似的国家大型开发建设项目也纷纷不惜巨资用以保护生态。“十五”期间,这些项目投入了600多亿元,防治水土流失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因此可减少水土流失16亿吨。   防治人为水土流失取得显著成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监督执法力度的不断加强,对各种工程建设行为有了更强大的约束力。   15年来,水利部先后与环保、铁路、交通、国土、电力、有色金属、煤炭等部门联合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规定,制定和出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等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全国各地也围绕水土保持出台了3000多件相关管理规定和规范性文件,为“三权一案”和“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提供了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依据。   另一方面,水土保持监督执法行动则进一步促进了开发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和措施。2005年,水利部联合有关部门进行了数次《水土保持法》执法检查,对一些水土保持建设严重滞后的工程,当场提出了整改措施,督促施工单位加强水土保持,有效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   这样的检查,全国上下近几年共进行了近5万次,检查项目达6万多个,累计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1万多件。同时,各级人大、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采取重点检查、舆论曝光、群众举报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水土流失的监管力度。其中,全国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就先后组织了4次《水土保持法》专项执法检查。   水土流失预测预报能力不断增强,全行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行业技术标准初步形成   2005年12月,在人们的期待中,海南水保监测总站正式挂牌成立。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又添了一名“新兵”。   水土保持监测在水土流失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体系已具雏形,已建成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2个流域中心站、18个综合监测典型站、100个省级监测分站以及190个监测小区组成的监测网络。目前,监测网络已显现成效,众多监测成果为国家生态建设宏观决策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措施的配置提供了重要依据。   按照《水土保持法》规定,水利部从1999年开始进行了第二、三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并从2003年开始对全国大江大河、重点地区、重点工程开展了比较系统的水土保持监测,基本摸清了全国水土流失情况和动态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十五”期间,水土流失预测预报能力也不断增强,长江流域5个省14个地市36个县的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成功预报和处理了滑坡泥石流灾害222处,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监测和预警预报系统显现的强大功用,离不开科技的支撑。近年来,各地水土保持部门开展了包括监测、预报在内的多项重大水保科技项目攻关,初步开发出10多个不同尺度的水土流失预报模型,以“3S”技术为重点的现代高新技术应用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开发了一套“数字黄土高原”系统,这套“科学、方便、快捷、生动”的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分析等处理手段,可以模拟、分析、研究有关黄土高原的自然现象,寻求最佳治理方案。   科技应用于水土流失治理和监测,治理和监测的状况则需要向社会公报。水利部两度向社会发布了全国水土流失公报,北京、四川和福建等地区也发布了当地水土保持年度监测公告。   而正是有了这些公报和众多部门、地方的积极科普宣传,全社会对水土保持的关心、重视、支持程度日益提升。最近两年,在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中,23位院士、200多名专家跋山涉水,翻山越岭,为水土保持调查而奔忙,为水土流失治理献计献策。   “高山青,涧水蓝”,这是一句描绘如画风景、和谐自然的歌词。而这样的风景正是水土保持工作者始终追求的目标。令所有人感到高兴的是,现在的每一天,我们离这个目标的距离都越来越近,这使我们充满希望,不断前行。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06年6月27日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