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

中国苎麻之乡的大竹县原麻甚至积压了10年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07-1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临近年底,被誉为“中国苎麻之乡”的大竹县最后一季苎麻已经收获完毕,虽然苎麻丰收,但麻农们却是一筹莫展,持续低迷的苎麻收购价还不够种植成本,导致麻农将原麻大量积压在家等待价格回升,有的麻农家中的原麻甚至积压了10年。在记者的采访中,超过一半的麻农表示来年要将苎麻地翻耕改种粮食,“中国苎麻之乡”正面临尴尬处境。   调查 售价低于成本 苎麻丰收麻农愁   “今年种麻真没想头”11月19日,在大竹县苎麻主产区年产苎麻175万公斤的月华乡,望着自己院坝里晾晒的刚打剥后的原麻,爱国村村民王文松直叹气:“收购价太低了,我们家去年收获的原麻都没卖,看来这批原麻晾干后又得积压起来。”   在月华乡,绝大多数麻农都和王文松有一样苦恼,走过爱国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打剥苎麻,成捆的苎麻秸秆在坡地里堆成垛。在村民夏志平一楼一底的楼房里,约2000公斤的原麻堆满了两间屋,“我家1.2亩旱地全部都种了苎麻,从1994年原麻价格开始下跌后,每年打剥的原麻都不敢卖。”看着家里堆积如山的原麻,夏志平一脸愁容地告诉记者。   为什么宁愿积压多年也不卖?王文松给记者算了笔成本账:“我家栽种苎麻有1.2亩地,每年三季可产干麻150公斤,2006年每公斤原麻售价在6.8元左右,除去化肥、除草剂等费用开支,一年能净赚300元。但这两年,苎麻价格下跌得厉害,去年还能卖到6元左右/公斤,但今年硬是跌到4.8元/公斤,同样150公斤,只能卖720元,而肥料价格却在上涨,1.2亩麻地尿素开支288元,除草剂开支60元,剩下只有372元,再除去劳动力等支出,还要倒亏。”   据统计,由于价格下跌,月华乡全乡苎麻种植户这两年累计减收420万元。   探因 出口低迷 14家企业13家停产   不仅是麻农日子不好过,经销商和苎麻加工企业的日子同样不好过。连往年每到苎麻收获季节就熙熙攘攘的月华街道农贸市场今年也是冷冷清清。   “生意秋得很,麻价跌得凶,麻农都不愿意卖。我今天只收了25公斤原麻,每公斤赚0.1元,今天总共就赚了2.5元钱,往年一天要收150公斤以上。”从事苎麻收购22年时间的贩销户陈一文一脸无奈。据了解,在月华乡两年前有苎麻收购商20余人,而今只有2名。   为什么苎麻价格那么低呢?原来大竹全县14家苎麻加工企业就有13家停产,连全省最大的苎麻纺织及产品出口企业大竹县金桥麻业有限责任公司也在9月份停产,该公司行政部黄成中告诉记者:“国内消费能力有限,我国麻纺织主要做出口,但国际市场行情今年特别差,比如金桥往年用于做出口坯布需要消耗1万吨的精干麻原材料,但今年国外定单少,前8个月只用了不到2000吨的精干麻,不到去年的1/5。今年9月国际金融风暴后,国外基本没有订单过来,只得停产。”   据目前大竹麻纺加工企业唯一正常运转的四川玉竹麻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李厚连透露,大竹全县年产原麻4万吨,他们年消耗为6000吨。也就是说,除去一些零散的加工收购,今年大竹全县有3万吨左右的原麻没有销路。   省农业厅经作处张让琴分析道:“苎麻加工生产企业的困难,主要还是受了国际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再加上近些年来国家日益严厉的环保政策制约,许多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完善脱胶生产污水处理设备,被迫停产。”   影响 种麻亏本 半数农户改种粮   “要是麻价行情再这样低的话,明年至少有一半的麻地要翻挖用来种粮食。”爱国村村支书陈中胜非常着急,“栽种苎麻是爱国村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全村1088户农户几乎家家都栽种苎麻,种植面积达155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7%,由于原麻销售价格近年来一直处于低谷,今年更是连成本价都不够,村民们的种麻积极性遭受严重打击。”随即,陈中胜指着不远处没有收割的成片麻地说:“有些村民看到麻价低,今年的头麻至今还留在地里,不愿意白花费劳动力,干脆外出务工挣钱。”   “如今种麻还真不如种粮划算,我准备明年把家里的0.4亩苎麻地翻耕改种大春粮食。”村民秦胜容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一亩旱地可产玉米1000斤,按1.6元/公斤市场价计算,1亩地除去化肥等所有支出,纯收入600元不在话下,而玉米收割后还可栽种蔬菜等其它经济作物,比起种麻来收益要高得多。”在记者的采访中,包括夏志平在内的许多村民也纷纷表示明年要将苎麻地翻耕改种粮食。   大竹县苎麻技术推广站负责人李仁军告诉记者,由于原麻收购价低迷,许多麻农不愿再种麻,改种粮食或其它作物,今年苎麻的种植面积较去年就减少了2万亩。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