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开发

四川大竹县政协助推苎麻产业走出困境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08-2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11年7月28日,四川省大竹县石河镇华光村。村民刘晓琴从家里拖出一捆捆苎麻:过称,上车,毛巾擦汗,喜滋滋地从收购商手里接过3500元,笑呵呵地说:“今年麻价上涨,产量又高,收入翻个番”。下乡指导苎麻生产的政协主席黄生国看到了,也会心地笑了。 被誉为“中国草”的苎麻是大竹县传统的骨干农产品,在当地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大竹县素以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优而闻名全国,享有“中国苎麻之乡”称号。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以出口为主的苎麻产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大批麻纺企业停产或破产,大量工人下岗;“麻贱伤农”,麻农毁麻弃麻的现象日渐上升,30万亩苎麻锐减到16万亩。如何帮助苎麻产业走出困境,成为大竹县政协围绕中心履行职责参政议政的重点工作。 2010年初,张小祝等委员在大竹县政协第十二届四次会议上联名提出了《关于加快我县苎麻产业发展的建议》,建议政府采取强力措施,全力恢复苎麻生产。主席会议将其列为2010年1号提案提交县政府办理。与此同时,县政协也先后对全县50个乡镇麻农种植开展调查,对8个重点乡镇的苎麻原料生产、销售、库存情况进行了视察,提交了《大竹县苎麻产业发展状况及建议》;8月,县政协组织委员、企业家赴湖北、湖南考察,学习借鉴国内苎麻行业先进经验,形成《关于对湖南沅江市苎麻产业的考察报告》;9月,政协又联合县政府举办了有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四川纺织研究所专家、市县政协委员以及相关部门、乡镇、企业和金融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发扬资源优势、振兴苎麻产业”论坛,齐心协力为大竹县苎麻产业走出困境把脉献策。通过这些形式,政协先后向县政府提出了作好“十二五”苎麻种植发展规划,打造中国优质苎麻纺织原料生产基地;搞活流通渠道,优质优价;发展“麻纺企业+苎麻协会+基地麻农”、“专业市场+经纪人+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维护麻农利益;加大信贷支持,大力扶持苎麻龙头企业等12条意见建议。 意见建议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书记、县长亲自批示经信、农业、科技等单位采纳落实。他们通过实施培训一批种麻大户、培育一批销售人才、引进一批加工企业、培养一批种植技术带头人等“四个一”工程,引导苎麻产业恢复性生产。2010年秋,全县麻农复耕苎麻5万多亩。今年初,大竹县委、县政府也紧紧抓住纺织行业原料价格大幅回升的机遇,以大竹委办发[2011]12号文件出台了《大竹县振兴苎麻产业六条措施》,就扶持苎麻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加工企业、保证麻农增收致富等提出了政策保证。前不久,通过招商引资,大竹县与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及北京青山绿水苎麻制品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建成苎麻墙布生产一期项目,在大竹县工业园区征地约50亩,新建苎麻装饰材料生产线。麻农们的积极性起来了,苎麻种植一下子恢复到25万亩。 春季麻丰收了。大竹县仅苎麻这一项产值就近2亿元,麻农人均收入230元,苎麻成为了他们的“致富宝”。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