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湖北省丹江口市水务局郑文君局长作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08-0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人水和谐生态美
----湖北省丹江口市“丹治”一期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湖北省丹江口市地处汉江中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全市总人口50.11万人,国土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1258.37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0.3%,严重的水土流失作为面源污染物的传输载体,对丹江口水库稳定保持优质水质、供水安全构成威胁。
    按照《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我市一期(2007~2010年)规划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08.20平方公里,总投资2.76亿元,涉及11个项目区,55条小流域。我市委托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了项目区可行性研究和小流域初步设计的编制工作,11个项目区初设批复总投资25363万元,防治水土流失面积1009.95平方公里。四年国家共下达计划总投资25303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任务为1007.96平方公里。项目2007年11月启动以来,我市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从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优良水质的特殊历史使命出发,市委、市政府提出“构建生态、绿色、健康丹江口”的战略举措,科学谋划、集中社会力量,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几年来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7.96平方公里,占计划任务100%,实现了水土流失减少、面源污染控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人居环境优美的多重建设目标,项目区内山绿、水清、村美、人富,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谋划,重建生态。
    丹江口市由于自然因素和历史原因,尤其是随着丹江口大坝的兴建,大量施工用材和生活用柴,库区两岸山林被砍伐一空,近26万移民(其中一期16万,二期近10万)市内安置、沿山后靠,长期陡坡开荒,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当地俗称“火焰山”的石漠化土地面积达69万亩。为加快生态环境修复,确保一江清水北送,我市不断调整、优化措施结构,逐步形成了“分区防治、三道防线、五级防护”的水保生态环境治理思路。 
    一是坚持分区防治。丹江口市以汉江为界划分为江南、江北两大自然区域,地面被覆较好的“江南”地区,侧重于自然修复、村落面源治理、观光农业、旅游开发治理模式;水土流失严重的“江北”地区,侧重于植树造林、生态农业、村落面源和科技示范治理模式。
    二是设立三道防线。按照水源地安全保障首要目标是控制面源污染的要求,我市在项目建设中,按照“自然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缓冲”三道防线的防治思路来指导综合措施布局,并结合项目区实际,突出“远山自然生态修复、近路高效农业示范和库周优质桔橙经济”的特色,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分类实施。
    三是突出五级防护。在库区小流域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建设上,主要做法是围绕三道防线,突出五级防护。五级防护:一是通过封禁治理、疏林补植和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水源涵养林,进行林地径流控制;二是通过村落污水和垃圾收集、沼气池、道路硬化,进行村落面源污染控制;三是通过水平梯田、坡面水系配套工程,进行农田径流控制;四是通过生态溪沟、生态塘堰整治,栽植水生植物降解水质,进行输移途中控制;五是通过植被恢复、人工湿地在流域出口处进行汇集处理。
二.项目捆绑,绿色库区。
    工程建设资金有限,为实现绿色、生态、健康丹江口,市政府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将生态建设项目捆绑实施,采取“性质不变、渠道不乱、集中投入、各负其责”的筹资方式,共同推进水保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是指十堰境内汉江沿岸的主要区域,以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富民奔小康为建设目标。结合“丹治”工程、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石漠化治理等项目,汉江生态经济带林草植被建设成效显著,截止目前,我市环库区两岸已形成退耕造生态林近40万亩,柑桔、核桃、茶叶、中药材等经济林基地近百万亩的生态经济带,有效改善了丹江口库区水生态环境。
    二是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如黄茑项目区胡家山清洁型小流域通过整合农发、能源、林业、交通、畜牧、烟草项目,完成高标准坡改梯3796亩,经济林7249亩,生态林4111亩,封禁治理16937亩,配套排水渠9.46公里,铺设灌溉管网38公里,蓄水池34口,道路21.8公里,生物沟道4.68公里,生物塘堰15口,沼气池120口,培植舍饲圈养养牛大户10户。目前,该流域第一是通过荒山造生态林、封禁治理等措施,使林草覆盖率迅速提高,目前已达到80%,提高了坡面水源涵养能力;第二是通过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沼气池建设,村庄道路硬化绿化,生物降解塘、生态沟道,对流域径流污染物起到层层拦截、过滤,使流域出口水质达到了3类水质,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第三是通过建设基本农田解决了流域内群众耕作难,灌溉难,行路难,增收难等问题,探索出了烟—草—畜—沼循环农业、烟—菜轮作、苗林一体化农业发展模式,经测算,该流域治理后是治理前农民收入的3~4倍以上,达到了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了产业发展,人民增收目标。
    五谷庙沟清洁型小流域,山高坡陡,植被差,治理前交通不便、无水利水保设施配套,群众最基本的饮水、吃饭问题都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村庄脏乱不堪,生存条件恶劣。该流域捆绑水利、交通、能源等项目,改善基础设施。新建高标准梯地1500亩,退耕还经济林2000亩,铺设输水管道26.5公里,新修道路27公里,兴建沼气池80余口,发展高标准薄壳核桃基地2500亩,预计进入效益期年可增加经济收入2250万元,人均年收入2.2万元,彻底改变了项目区贫困落后的状况。
三.依靠科技,健康库区。
    一是推广先进技术。为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健康发展,在一期工程建设中,我市大力推广了生物净化、测土配方施肥、舍饲养畜、水源涵养种植模式等先进的实用技术,在净化和涵养水源、清洁生产、恢复植被、美化景观等方面成效显著。如在沟坡防护、塘堰整治上,摒弃了过去浆砌硬化的工程措施,尽量保持沟道自然生态状态,种植根系吸附能力强的水生植物,进行生物净化;在控制和减少农业污染上,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对农户进行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及施肥等方面技术指导,这一技术的推广,不仅项目区农户掌握了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作物,施什么样的肥,大幅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种植成本,也从源头上减轻了水质污染;在荒山荒坡、疏林地治理上,推广了如刺槐+侧柏(或白刺花、苔草),栓皮栎+白刺花+苔草等适于不同立地条件的10种水源涵养种植模式,项目区内植物群落得到明显改善,从单一化向多种群、多层次植物群落结构演替,有效提高了林地水源涵养能力。
    二是加强科技合作。建立了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协作机制,使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提升了水土流失防治水平。近年来,分别与长江委监测中心、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几家单位合作开展了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规律、治理效益、坡耕地种草养畜、面源污染防治模式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库库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等专题研究,为库区防治水土流失和控制面源污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三是加强项目监测。我市现已建成设施齐全的水土保持径流观测站和水土保持面源污染水质监测站各1处,简易小流域径流观测小区2处,对典型小流域进行跟踪监测。横向对比各项治理措施的治理效益、纵向对比治理前后小流域的水、沙、生化指标的变化,为开展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治理技术研究,项目效益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保护一库清水,是丹江口库区及上游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我市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我市在一期工程建设中对库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做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通过去年参加水利部在广东省增城市召开的全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座谈会后,我们看到了与先进县市的差距,有启发也有压力。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抓好二期工程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在工程建设上继续把建设卫生清洁、景观优美、自然和谐、生产发展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做为主要治理目标,力争从源头和输移途中全面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以此保护一库清水,无愧于历史赋予给我们的重任!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