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交流

北京市水务局交流材料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3-02-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夯实基础改革创新完善机制

奋力推进首都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北京市认真学习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北京市出台的《进一步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意见》和北京实际,研究明确贯彻落实思路举措,重点从“夯实基础、改革创新、完善机制”三方面发力,奋力推进首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着力夯实基础工作

一是健全完善政策技术标准体系。围绕推进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政策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出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规定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管理办法,研究编制生态清洁小流域和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以及农地、林地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指南。

二是持续加强各项基础工作。聚焦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加强各项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基础性工作。探索开展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科学制定河湖水生态空间管控规划和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不断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和水生态空间管控,持续加强水生态监测与健康评价。

三是大力推进新技术应用。加快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将卫星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深度融合,提升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空间监管、监测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二、持续推进改革创新

一是统筹推进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统筹协调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治村(镇/城)的关系,将水土保持与海绵城市建设、降雨溢流污染治理、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等深度融合,实施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持续降低入河污染物总量,实现清水下山、净水入河入库。

二是探索创新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立足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以河流为骨架、以分水岭为边界、以流域为单元,探索建立完善部门联动、项目联审机制,推行市统筹、区主责、乡镇实施的项目建设运行管理模式,深化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

三是持续深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改革。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试点要求,加强生产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全链条监管,开展市场主体水土保持信用评级,完善分类分级编报制度和基于“风险+信用”的监管制度,完善协同监管机制。

三、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完善水土保持和水生体保护修复协调机制,加强与规划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园林绿化、交通、电力等行业部门的沟通,深化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完善京冀协同保水机制。以密云水库流域为重点,完善流域上下游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深化京冀协同保水机制,持续开展人为水土流失强监管专项行动,不断筑牢全流域保水共同体,全力守护好密云水库“无价之宝”。

三是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优化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和内容,完善有关奖惩制度,将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修复作为北京市河长制督察考核的重要内容。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