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福建师范大学朱鹤健教授讲话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05-1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由于我指导的博士生中有一部分选择长汀水土保持研究作为学位论文,使我有机会接触这项工作,十多年来与年轻的学生一起参加调查研究、定位观测。现长汀水土保持工作成为我国南方丘陵区的示范。个人谈点体会与建议。
    一、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来之不易
    1.治理经验和模式具有典型示范意义。长汀是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经过多年的治理,使大面积的火焰山”重新披上了“绿装”,基本实现长汀人百年绿色之梦。长汀的治理成果来之不易,是按照科学发展观,遵循科学规律,依靠大自然力量修复生态,辩证地处理水保生态建设问题的成功实践,留下了值得借鉴的做法与经验,在我国南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2.科技在水土流失治理中起重要先导作用。在这些水土流失极其严重的坡地上重建植被,不仅是投入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科技问题。在我指导的博士生中,有五位选择在长汀进行生态恢复与重建、治理模式和生态补偿为内容的学位论文研究,他们在定位观测、实验区研究和农家访问调查过程中都得到当地干群的热心指导与帮助。他们觉得这地方研究条件很好,非常乐意在这片土地上开展研究工作。五位博士生先后一个接着一个在这里开展研究工作,累加十多年。现在他们都取得博士学位,仍然依恋这片红土地。长汀巧借外智力,筑巢引凤,已成为许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基地,堪称 “科技聚集盆地”。在长期实践和探索中,总结创新了“小穴播草,草本先行”、“等高草灌带,草、灌、乔混交”和“草—牧—沼—果种养庭院经济,促进循环”等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治理模式与技术,大大提高了水土流失治理效率。
    3. “人一我十,滴水穿石”的水保精神值得弘扬和坚持。长汀治理成效,非一日之功。没有长汀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人一我十、滴水穿石”的韧性,“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闯劲,不可能取得今日之成效。
    二、长汀水土保持经验的启示
    长汀治理模式与成效启示我们:水土保持必须从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出发,正确处理水土保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抓住顺乎自然规律与良性循环两大关键,构建治理—生态恢复—地力上升—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当前要尽快实现三个转变。
    1.观念上转变。要树立水土保持与经济同步发展的理念。水土保持应以农民富裕为目标,帮助农民从“以农为生”转移到“以农致富”的轨道上来。农民富裕了,减轻对土地的压力,才能根治水土流失。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与当地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紧密联系,使水土流失治理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带来经济效益,形成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相互协调共生互利的链条。
    2.策略上转变。把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转变移到以“生态恢复”为主的角度上来。水土保持强调造林种草、工程措施,改造坡耕地等措施,在局部地区的确收到很好效果。但这种做法需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不是所有地区都有条件做到,而且带有主观性,未必完全与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往往事与愿违。这就启示我们要尽力用好福建优越的自然条件,以自然植被本身的自然更新为基础,顺乎植被的自然演变规律,让自然界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植被群落演变,从而改善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在指导思想上要树立以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建设为辅。因此,要准确把握人为干预的时间、过程和措施,使其影响到自然修复的内在机制和植物群落演替的原动力。
    3.技术措施上转变。尽快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为“以提高地力为中心”的耕作制上来,实施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努力做到土地越种越肥,持续利用,形成“生态治理—提高地力—增产—再提高地力—又增产”的物质良性循环。山地造林种草只是“触其皮”,而提高地力才是“动其心”。水土保持工作要从“触其皮”向“动其心”转移。其间重要环节是把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与土壤肥力改善三者组成系统,引入植物、动物的关键种,在重点保证动物生产与植物生产规模相匹配的同时,让足够的有机质回归土壤,使土壤肥力不断提高更新,推动植物群落正向演替,奠定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物质基础,促进植物生产持续增长。特别呼吁侵蚀区要大力发展牧草和养殖业,保证有足够的有机质回归土壤。
    三、几点建议
   1.尽快把长汀经验在更大尺度上验证,倡建区域生态、经济同步发展的先导区。建议以汀江流域为单元,以水土保持产业化为主题,把长汀现有经验系统化,建立“汀江流域百里水土保持生态画廊于产业化示范走廊”。 集成各种生态措施,沿汀江构建百里生态景观,形成客家文化,红色革命与生态休闲旅游走廊。小流域不仅是治理的生态单元,也是开发利用的经济单元。沿汀江合理布局产业,建议“走廊工程”列入国家重点扶助项目,并吸引农民及社会闲置资金投入,促进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民间化、企业化,改变长期以来单纯靠政府投资的作法。建立联动机制,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把握治理和开发两个技术环节,治理与开发相结合。强化人与自然融合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增加农业产业链,开拓致富之路,构建“生态治理—富裕—再创新治理—更富裕”的经济良性循环。
    2.构建小流域治理模式分区。小流域是一个最基本的地域系统。建议以小流域作为治理单元,对小流域的相似性进行分析和区分,从而构建出小流域主要类型,同时汇总已有成效的治理模式,形成案例库,将两者耦合,最终确定不同小流域治理模式分区。这样治理符合水土流失的自然规律,有利于防护体系的合理配置和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山地经济生态景观设计,建立符合山区特点的农、林、牧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便于与江河防治相衔接。
    3、建立南方水土保持科技协作示范园区。建议科技部对福建水土保持科技工作的支持,设立重大科技专项和支撑项目,以科技项目带动,建立我国南方水土保持科技协作示范园区,使之形成为我国南方水土保持科研提供平台,并形成不同治理和开发类型的样板示范区。在此基础上,产、学、研有机结合,引进社会力量,进行产业开发,形成与水土保持密切相关的产业园区(类似杨陵旱地农业高科技产业园区)。
    4.尽快建立侵蚀区生态补偿机制。长汀县的水土流失治理虽然在治理技术、组织动员等方面有一套成功的做法,并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治理成绩。作为福建省委、省政府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的目标和考核指标,应该说是达到目的,也是成功的。但如果从生态系统恢复的中长期时间尺度和生态系统管理的有效性角度审视,还要建立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效机制,调动人们对自然修复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就必须在福建全省乃至更大区域内,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只有通过建立规范的生态补偿制度,通过生态补偿措施解决生态建设中的利益协调问题,才能使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转入良性循环。我们应用生态服务价值和能值理论对长汀土壤侵蚀进行经济度量,结果显示: 1988年、2000年和2007年的土壤侵蚀经济损失分别是同期农林牧副渔总产值的31.9%、17.8%和7.02%。这个土壤侵蚀的经济损失值可以作为制定生态补偿的基线,来尝试和推动侵蚀区水土保持的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