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余新晓教授:我国水土保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7-03-3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现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水利部第二次全国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为356万km2,为国土面积的37%,水土流失形势十分严峻。虽然,我国长期以来在防治水土流失灾害,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态系统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需求、新市场,水土保持行业的发展对水土保持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水土保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一) 国外与地区水土保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由于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以及水土流失危害程度的差异,形成了各国具有本国特点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领域的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美国普渡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依阿华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利分校等均设有与水土保持相关的学科,主攻领域为土壤侵蚀和流域管理。在欧洲,德国的慕尼黑大学、哥廷根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的荒溪治理学科是中欧地区的代表性学科,专长于应用生物与工程措施防治山洪与泥石流;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设有水利改良土壤和森林改良土壤等与水土保持相关的专业及学科;在亚洲,日本的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北海道大学开设了砂防工程学科和专业;在我国台湾地区中兴大学、屏东科技大学均设有水土保持系。
(二)国内水土保持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1. 本科教育
1952年,北京林业大学(原北京林学院)就已开设了水土保持课程,1958年,由周恩来总理提议,国务院批准,在北京林业大学(原北京林学院)首次设置了全国第一个水土保持专业,并与1980年成立了水土保持系,1992年成立了水土保持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专业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相关高等院校设立了水土保持、沙漠治理等有关专业,在1997年全国高等教育专业调整过程中,水土保持专业与沙漠治理专业合并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目前在全国共有北京林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19所院校设立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见表1)。据统计,这19所院校中,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高等院校目前在校本科生人数达3205人,2006年毕业本科生人数为574人。
表1 设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
序号
高等院校名称
专业成立时间
序号
高等院校名称
专业成立时间
1
北京林业大学
1958年
11
吉林农业大学
2000年
2
内蒙古农业大学
1983年
12
西南林学院
2000年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84年
13
南京林业大学
2001年
4
福建农林大学
1988年
14
沈阳农业大学
2002年
5
山西农业大学
1989年
15
四川农业大学
2003年
6
山东农业大学
1991年
1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3年
7
西南大学
1994年
17
云南农业大学
2003年
8
甘肃农业大学
1997年
18
新疆农业大学
2003年
9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1998年
19
南昌工程学院
2004年
10
贵州大学
1999年
 
 
 
 
2. 研究生教育
1962年,北京林业大学(原北京林学院)开始招收水土保持学科研究生,并分别于1981年、1984年首次建立了水土保持硕士学科和博士学科。1989年,水土保持学科被国家教委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在2002年评审中,再次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点的确立大大促进了水土保持高等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大批水土保持领域的高层人才,也带动了全国其它高校与科研单位水土保持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蓬勃发展。全国现有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30所高等院校招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研究生;同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等4个研究院所招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研究生招生;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1个研究院所共9个单位设有水土保持博士点(见表2)。现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研究生人数为684人,其中硕士占82.75%,博士占17.25%,2006年毕业研究生人数为163人,全国在站博士后6人。
3. 高等职业教育
全国职业技术学校有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南昌工程学院、四川省水利电力学校、西藏农牧学院、新疆水利水电学校等为中国的水土保持事业培养了大量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有效补充了中国水土保持事业对职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全国在读高等职业教育人数为486人,2006年毕业人数为126人次。
4. 师资力量
我国现有水土保持高等教育专任教师347人,其中教授占29.11%,副教授占40.92%,讲师占19.31%,助教及其他占10.66%。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55人,硕士生导师165人。
表2 设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博士点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序号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名称
博士点学科建立时间
硕士点学科建立时间
专业工程硕士点学科建立时间
1
北京林业大学
1984年
1981年
1998年
2
中国农业大学
2006年
2002年
 
3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1年
1984年
2000年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0年
1986年
 
5
东北林业大学
2001年
1997年
 
6
南京林业大学
1998年
1998年
 
7
福建农林大学
2006年
1999年
 
8
甘肃农业大学
2006年
2003年
 
9
山西农业大学
 
2000年
 
10
四川农业大学
 
2000年
 
11
山东农业大学
 
2001年
 
12
沈阳农业大学
 
2003年
 
13
北京师范大学
 
2003年
 
14
四川大学
 
2003年
 
15
西南大学
 
2004年
 
16
长安大学
 
2005年
 
17
河北农业大学
 
2005年
 
18
兰州交通大学
 
2006年
 
19
西安理工大学
 
2006年
 
20
贵州大学
 
2006年
 
21
华中农业大学
 
2006年
 
22
西南林学院
 
2006年
 
2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6年
 
24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006年
 
25
陕西师范大学
 
2006年
 
26
云南农业大学
 
2006年
 
27
福建师范大学
 
2006年
 
28
西安理工大学
 
2006年
 
29
长安大学
 
2006年
 
30
兰州交通大学
 
2006年
 
3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4年
2003年
 
3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5年
 
33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2002年
 
3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04年
 
 
二、我国水土保持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学科地位有待明确与提高
水土保持是涉及农学、水利工程、地学、林学、环境学、生物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是农学门类下林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受单纯的林学学科限制学科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水土保持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教学重知识传授,轻素质教育;重理论学习,轻能力素质;重第一课堂,轻第二课堂个性发挥和素质培养及潜能的培育。上述问题与安排实践教学较少有关,同时与教学空间场所小,实践基地少有关,从而导致学生动手机会较少。整个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水土保持高等教育的关键在于要建设一支精干、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面对新形势的挑战,我们要改进、加强这支队伍建设。水土保持高等教育,涉及知识面很广,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缺少跨学科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新增专业与学科,具有博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偏低。
(四)水土保持职业技术教育薄弱
水土保持教育体系中,重本科、研究生教育,轻视职业技术教育。而职业技术教育关系到水土保持行业多方面发展的需求。随着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对水土保持职业技术人才数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更多的从事水土保持事业的职业技术人才。
三、我国水土保持高等教育发展对策
(一)建立“水利部水土保持教育培训中心”,形成全国水土保持交流平台
加强水土保持行业之间的联系,促进行业交流,为全国从事水土保持教育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平台,为整个水土保持高等教育发展制定计划、师资规格要求,完成行业培训任务。
(二)建立农学门类下的国家一级学科
鉴于水土保持学科的特点及优势,面向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以及水土保持工程的需要,目前在林学“一级”学科下的水土保持学“二级”学科,可建成为农学门类下的国家一级学科。积极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相关部门沟通,使当前水土保持学科成立农学门类下的独立的一级学科。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水土保持研究工作注重加强与生物、信息、工程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为了提高整体研究水平,采取“引进来送出去”的办法,脱产和在职相结合,从国内外引进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教师。
(四)制定新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方案
注册工程师、建设开发项目、新农村建设等的发展,使得水土保持高等教育面对这种新的形式与任务。在培养目标、教育体系、教育方法上形成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符合社会需求的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方案。
(五)重视教材建设工作
高度重视教材建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材开发工作,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为契机,编写和修订本科教材和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六)建立长期稳定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基地(园区、户外教室)
基地建设对教学科研水平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具有直观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大力充实、更新、增加量大面广的水土保持基础课实验室设备,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依托当前国家已投入建设的部分生态站、监测站,本科教学应加强实习、试验课程,研究生教学应加大外业试验力度。
(七)加强全国水土保持从业人员在职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学历教育
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从业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水土保持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提高对其提供高学历教育,充分利用现有教育制度的优势,提高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
(八)加强水土保持职业技术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水土保持职业技术教育的市场化、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根据水土保持社会发展需求方向,增设水土保持专业和增收职业技术人数。
(九)积极筹建国际水土保持研究中心
我国的水土保持技术,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和地位,“十一五”以来,重视国际科技教育合作,创造条件,建立国际水土保持培训研究中心,积极招收培养高学历留学生,同时为其它国家培养和培训水土保持技术和管理方面人才。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