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广德:水土治理“打通”山核桃升级之路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5-09-1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初秋时节,硕果飘香。在广德市四合镇焦村村,沿着蜿蜒的山路驱车而上,只见青山叠翠,一排排核桃树汇聚成一道道绿浪,在山头、山坳间涌动。随着采收季节来临,棵棵核桃树渐次成熟,饱满的核桃裹着青皮,缀满枝头。

“今年的山核桃长势明显比去年好,我们合作社总体产量多个两万斤不成问题。”看着核桃丰收的景象,四合镇龙源山核桃合作社负责人王华龙喜不自胜,“真是不敢想,让我们头疼了几十年的水土流失问题总算治理好了。这水土一治理好了,山核桃产量就上来了。”

王华龙的话语道出了焦村村1000余户山核桃种植户的心声。几十年来,焦村村民“靠山吃山”,山核桃是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但由于种植区域位于高山花岗岩风化区,坡陡沟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每逢下雨,泥沙俱下,核桃树下“跑土、跑水”,核桃广种薄收、连年减产。

今年4月,广德市水利局投资460万元启动焦村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将水土流失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开展水蚀坡林地综合整治、沟道治理、封禁治理以及人居环境改善等,综合治理面积9.52平方公里,新建截水沟、排水沟、沉沙池、过路涵等设施,不仅有效涵养了水源、减少了土壤流失、提升了区域生态功能,更为当地山核桃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机。

“不仅如此,水利部门通过水土治理项目还帮我们修通了山路,我们的山核桃运下山,再也不需要用人力拖、独轮车拉了。”看着一袋袋山核桃被统一装车运下山,焦村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匡义满是感慨。他说:“交通瓶颈如同桎梏,曾一度束缚着当地核桃产业发展。崎岖狭窄的山路,每逢雨天车轮深陷、泥泞不堪,不仅增添了安全隐患,也导致运输成本高昂,核桃难以卖出好价钱。”

从保水到富民,从富民到兴业。而今俯瞰焦村村,山坳间,960米的水泥路如同一条白丝带伸展开来;山坡上,一条条排水截水设施织成一张张“银色防护网”;河道里,新建护岸和堰坝构建起水生态屏障。漫山遍野的山核桃不惧风雨、恣意生长。这番崭新气象,是广德市因地制宜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的鲜活例证,也是以水土治理实现为民增收、产业兴旺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我市以打造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为抓手,持续改善水土流失状况和生态环境,不断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广德市水利局水资源科水保办主任王昊说。

(新华网消息)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