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临汾市市长作会议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4-09-2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强化领导 创新机制
综合治理 提高效益
不断把小流域治理工作推向新阶段
 
中共临汾市委
临汾市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同志们:
  省委、省政府坚持二十年不间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不仅有效改变了农业生态环境,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使全省经济社会走上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临汾是典型的农业大市,同时又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治理前,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71%,大多数山区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00余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34元。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落后状况,我们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骨干流域治理为龙头,以建设大型流域示范区、示范户为重点,积极推进四个根本性转变,即由人工治理向生态自我修复,由注重水土保持向兼顾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拉动,由单一措施向综合性措施转变,小流域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二十年来,我市共投入小流域治理资金15亿元,累计完成治理面积1007.3万亩,建设大中型淤地坝11000座,水土流失面积缩小33%,粮食平均单产提高500斤左右,达到700余斤,农业综合效益增加19.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66元。隰县坚持“水保立县”,规定每治理1亩荒山,奖励100元,全县治理面积达到43.76万亩。以此为依托,他们大力建设“金梨之乡”,果树面积已发展到23万亩,集加工、服务为一体的县果业公司,业务辐射西山10余县,仅此一项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600元以上。我市有隰县、吉县、乡宁等3个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县”,有22条小流域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领导重视,真抓实干,是搞好小流域治理的首要前提
  二十年来,我们把小流域治理作为保持水土、改善环境的生存工程,发展基本农田的生命工程,促进山区农民致富的调产工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突出“三抓”,使小流域治理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一是抓规划,科学治理。我们把小流域作为一个大系统统筹考虑,兼顾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对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将治山与治水、治沟与造田、大户示范与千村万户整治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封育措施,形成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辐射延伸、规模推进的综合防治体系。二是抓重点,示范带动。按照“全面治理、突出重点”的思路,我市共争取项目资金5.6亿元,市县配套2.4亿元,相继铺开了世行水保、昕水河生态、国债水保、黄河重点支流水保等重点工程,已治理面积达256万亩,占总治理面积的51%。同时,发挥专业大户和重点流域的示范作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购买“四荒”,进行产业化开发。目前,全市1420条3公里以上的沟道,已有600余条得到有效治理,做到了铺开一处,建设一处,收益一处。三是抓发动,政、专、群结合。我们坚持以群众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以专业队伍为骨干的工作机制,通过政策调动、市场拉动和利益驱动,充分调动全市广大农民及社会各界投工、投资、投劳的积极性。市县乡三级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四大班子全力以赴,逐级建立了分片包工程责任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并作为考核使用干部的重要内容,实行末位淘汰,严格奖惩。两年来,我们拿出50多万元,对100余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每年都从市县两级水利部门抽调百余名技术人员,下乡村、进工地,具体指导,跟班施工。各县市区建立了绿化、建坝、造田等专业施工队伍76个,共1.2万人,负责重点工程施工,保证了小流域治理工程快速推进。
  二、创新机制,增加投入,是搞好小流域治理的关键措施
  我们彻底打破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和群众觉悟进行治理的模式,全方位引入市场机制,自觉运用市场规则和手段解决资金筹集难的问题。一是建立以利益为核心的市场拉动机制,变扶持性治理为经营性治理。按照“谁投资、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于1998年先后出台了《加速拍卖治理开发农村“四荒”地的实施意见》和《拍卖农村“四荒”地使用权加快水土保持产业化进程的若干规定》,将650多万亩“四荒”地资源推向市场,打破了体制障碍,克服了治、管、用相脱节和责、权、利相分离的弊端,给小流域治理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历年来,全市共有3.6万户农民、1200名公职人员、257个团体购买“四荒”近400万亩,投入治理资金2.6亿元。二是完善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的政策调动机制,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新格局。我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将2亿多元水利水保、造林、扶贫和农业开发等专项资金捆绑使用,采取贴息、实物扶持、现金奖励等办法,吸引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及外来资本,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新格局。历年来,市县两级金融部门累计为1.2万户群众发放小额信用贷款5000万元,政府贴息150万元,实物扶持600万元,先后有7.6亿元民间资金投入小流域治理。三是推广以水保庄园为主的大户带动机制,形成自我积累、联动开发的治理新模式。我们采取政策优惠、技术培训、信息服务、资金扶持、封育保护等一系列配套措施,扶持推动水保治理大户快速发展。两年来,市县两级共拿出8000万元资金,减免税费200万元,吸引了北京、西安、太原和本地有实力的36家公司和180名私营企业家投资小流域治理,涌现出一批在全省、全国挂号的治理大户。如“全省小流域治理状元”崔保彦,一次性购荒治理1.2万亩,年收入已超过百万元。隰县治理大户刘小玫购荒山5000余亩,实行种、养、加一体化开发,年收入达50余万元。目前,全市投资10万元以上、治理面积1000亩以上的水保庄园大户已发展到126户,收到了“培养一个典型、带动一方治理、带活一业发展”的效果。
  三、注重效益,全面发展,是搞好小流域治理的根本所在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着力点,以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收入为总目标,坚持小流域治理与农业调产有机结合,不断丰富治理的内涵,扩大治理的外延,提高治理的综合效益。
  1、以淤地坝为龙头,坚持沟、坡、梁、峁、垣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泥沙流失。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淤地坝为龙头,对沟、坡、梁、峁、垣统筹考虑,在沟底打坝造田,坡、峁封育保护,垣面平田整地,家畜轮牧圈养,发展坝系农业。全市已建成15处初具规模的坝系工程,拦蓄泥沙1.5亿立方米,累计减少入黄泥沙3372万立方米,减沙效益1.68亿元,呈现出“山头绿油油、沟底泥沙留、蓄水能灌溉、风景能旅游”的新景象。
  2、以基本农田建设为核心,坚持梯、坝、滩多管齐下,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我们把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蓄水保土措施三大体系优化组合,大力实施坡改梯工程和沟川坝滩地建设工程,修建人字闸坝蓄水工程437座,旱井旱窑7万多眼,发展水田6.2万亩,扩浇水田18万亩,建设梯、坝、滩、垣基本农田297万亩。大量的垣地、梯田、沟坝地和河滩地成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千斤田,有的达到了吨粮田标准,被农民称为控制水土流失的“沙袋子”,增加粮食的“粮囤子”,脱贫致富的“钱柜子”,小康建设的“好路子”。汾西县坚持数年不断,建设淤地坝1325处,造地5.25万亩,用六分之一的坝地生产了全县一半以上的粮食。
  3、以加强工程监管为保障,坚持“三专”“四制”,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健。我们在建设上采取了“四项制度”,管护上落实了“三项专管”,探索出一条建管并举的新路子。“四项制度”就是通过严格执行项目法人、招标投标、工程监理、资金报帐制,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管,规范建设行为,保证工程质量。“三项专管”就是对工程采取专项资金、专项管理、专业队伍管护的模式,明晰工程产权和管理受益主体,确保投资安全。同时,我们还建立了“护坝田”制度,由受益者从新增耕地中划出一定面积,作为管理和维修资金来源,实现了以田养坝、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
  4、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赢”。效益是活力之源。加快小流域治理,必须以促进山区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近年来,我们不断创新治理理念,将小流域治理作为实施山区“331”(300万亩干鲜果,300万头只牛羊,100万亩小杂粮)特色农业调产工程的重点,规划了干鲜果、草食畜、小杂粮三个优势产业带,10个水保产业大区。市财政每年新增1000万元扶持龙头企业,形成了融治理与开发为一体,生产与市场相连接,种养加相结合,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格局。目前,已发展干鲜果208.2万亩,小杂粮70.6万亩,牛羊93.7万头(只),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50个,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8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2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治理前增长了7倍多,初步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市的小流域治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与其他兄弟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借鉴其他市的先进经验,目标不改变、信心不动摇、力度不减小,不断把我市的小流域治理工作推向新阶段,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