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会议

山西省水利厅张健副厅长在山西分会场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9-03-1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山西省水土保持大中型淤地坝安全隐患排查情况介绍
 
尊敬的刘宁副部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将山西省水土保持大中型淤地坝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向大家做一简要介绍。
一、淤地坝建设状况
淤地坝建设在我省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汾西县就有打坝造地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地方的群众吸取前人经验,广泛开展了淤地坝建设,但大部分是小多成群,缺乏骨干性控制工程。真正大规模地建设淤地坝,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黄委会在我省持续实施治沟骨干工程,我省也在汾河水库上游同步实施了“拦沙保库,淤地坝先行”的治理项目。特别是2003年以来,水利部把淤地坝作为水利工程的“三大亮点”之一,山西省委、省政府把淤地坝作为“六大兴水战略工程”之一,使我省的淤地坝工程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的坝系工程。截止2007年底,全省已建设大中型淤地坝1606座,其中大型淤地坝1030座,中型淤地坝576座。
这些淤地坝工程,充分发挥了拦泥、增地、防洪、蓄水等多种功能,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脱贫致富,为退耕还林提供了支撑保障,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充分肯定。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建设的淤地坝,已拦蓄泥沙51亿t,淤成沟坝地11万hm2,沟坝地面积占我省黄河流域粮田面积的3%,但粮食产量却占到总产的11.5%;年增加径流利用量2700万m3,年均补充地下水1.1亿m3;同时缓解了50万人口和130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改善了600余条沟道两岸村庄的交通状况。
二、淤地坝安全隐患排查情况
为确保淤地坝工程安全运行,去年5月,我厅对淤地坝工程进行了汛前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部分淤地坝存在安全隐患,立即要求有关市县强化防汛责任,对其辖区内的大中型淤地坝进行系统排查,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确保安全度汛。10月,我厅根据各市上报情况,抽调技术骨干组成5个核查组,对安全隐患较大、地方无力尽快解决的大中型淤地坝逐坝核实,现场量测淤地坝工程的有关数据。对下游有村庄的淤地坝,测绘坝村之间位置、危险沟道断面情况,并拍照存档,逐坝制定除险加固方案和安全生产预案。
通过排查核实,基本掌握了我省淤地坝的运行情况。总的看,绝大多数工程运行良好,没有安全隐患。但部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成的工程,由于运行时间长,超期服役,加之有的地方管理工作没有跟上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隐患。此外,还有少部分骨干坝由于坝系布局的需要,位于村庄的上游,因建设资金所限,大多为“两大件”,没设溢洪道,或虽有溢洪道,但经多年运行,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损毁,一旦洪水超过现有调蓄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坝体安全,给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全省最后核实结果为:共有206座大中型淤地坝工程存在安全隐患又未能及时处理。这些坝按其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是拦蓄泥沙较多,拦泥高度已达到或超过设计淤积高程,调蓄能力严重不足,枢纽组成又是“两大件”的有41座。这些工程基本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所建,单坝淤积面积在50亩以上,土质肥沃,粮食产量高,已成为山区群众的“粮囤子”,但目前失去了大中型淤地坝“上拦下保”的作用。
二是还没有达到设计淤积高度,坝体完好,但枢纽组成为“两大件”,坝下游的村庄、学校、工矿等重要建筑物离坝较近、位置较低,安全隐患大,一旦出现险情,后果不堪设想,这类工程有89座。若不对此类工程增设溢洪道,一到汛期,就会成为群众安全的心腹之患。
三是溢洪道、坝体或放水设施遭到损坏,这类工程有71座。若不及时处理,溢洪道将被全部毁坏,坝体也将遭受水毁。
四是淤地坝被厂矿企业占用,失去原有功能,这种情况有5座。
三、安全隐患处理方案
根据淤地坝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拟采取两种处理办法:
一是工程措施。对有安全隐患的201座大中型淤地坝,分别采取以下工程措施:
1、增设溢洪道、加高坝体。对已达到或超过设计拦泥高度的工程,以开发利用为主,在现有淤积面高程以上开设溢洪道,并适当加高坝体。
2、增设溢洪道。对还没有达到设计淤积高度,坝体完好,坝下游附近沟道内有村庄、学校、工矿企业等重要建筑设施、防汛任务较重的工程,增设溢洪道,提高抗洪能力和安全等级。
3、修复溢洪道、涵卧管、加固坝体。对还没有达到设计淤积高程,但坝体或放水建筑物有较大的损坏的工程,采取那里有病治那里的办法,该加固坝体的就加固,该修复溢洪道、涵卧管的就修复。
为了做好201座大中型淤地坝安全隐患的除险加固工作,去年12月,我们就大中型淤地坝安全隐患情况给水保司作了专题汇报。水保司非常重视,对我省先行一步,提前着手对淤地坝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现场制定除险加固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组织黄委会水保局和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的有关领导、专家,对我省的排查方案和处理措施进行了讨论。
根据病险淤地坝存在安全隐患的严重性和紧迫性,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我省近期迫切需要处理的是已达到或超过设计淤积高程,坝下游有村庄、学校、工矿等重要建筑物的130座淤地坝,我们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根据病险程度,分轻重缓急,多方争取投资,分期分批完成好这些淤地坝的除险加固任务。为做好此项工作,去年我们下发了《关于做好大中型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的通知》,要求各市组织有关县尽快做好大中型淤地坝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于今年2月底前完成市级初审工作,近期我们将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市里上报的方案进行复审。另外71座尚未达到设计淤积高度,或虽达到淤积高度但为“三大件”,还有一定调蓄能力的工程,计划在投资形势好的情况下,再行考虑。
二是对已被厂矿企业占用的5座大中型淤地坝,我们已发出《关于尽快处理被占用大中型淤地坝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按照“谁占用、谁负责、谁管护、谁除险”的办法,做好辖区内被厂矿企业占用的大中型淤地坝调查摸底工作,提出处理意见,依法依规完善相关手续,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监督其尽快处理安全隐患,确保正常使用;对违法占用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市拟在今年3月底前将排查和处理情况上报省厅。
四、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隐患处理效果
2009年是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安全生产年”。为搞好我省水保大中型淤地坝工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我厅成立了大中型淤地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领导组,采取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办法,计划用两年时间对淤地坝安全生产进行专项整治。为确保专项整治成效,我们本着小水不冲刷、大水不溃坝、经济合理的原则,在科学分析淤地坝水情、沙情、进行安全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安全隐患除险方案。
1、技术措施。为了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考虑淤地坝上游治理程度已显著提高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洪水模数和侵蚀模数,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坝高,减少溢洪道断面尺寸;同时对溢洪道采取复式断面,下小上大,满足不同降水情况下泄洪要求,减少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2、资金筹措。目前,省委、省政府省已经将淤地坝安全隐患处置列入了议事日程,市、县两级也积极响应,我们将采取部里支持一点,省里拿一点,市、县筹一点的办法,多方筹集资金,解决好这130座病险淤地坝的除险加固工作。据初步估算,完成此项任务需投资8900万元。去年年底,在编制国家拉动内需、促进水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规划时,我们已将这130座淤地坝列入《山西省近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总体规划》中,以争取部里的支持。我厅已挤出了一块资金,用于此项工作。市、县积极性也很高。我们将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分阶段有重点地处理好病险淤地坝的安全隐患。
3、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安全生产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们要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和管理主体,将每座坝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层层签定责任状,尽最大可能地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排除淤地坝安全生产隐患,是巩固建设成果,确保淤地坝长期发挥作用,减少水土流失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民心工程,我们要在水利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攻难克坚,扎实工作,确保淤地坝除险加固的顺利实施,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山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