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成效

3.退耕还林成效斐然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09-0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4.79万亩,其中国家确认面积183.47万亩(退耕地93.98万亩,荒山造林89.29万亩,生态修复0.2万亩)。累计兑现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4.99亿元,其中粮食补助12.01亿元,现金补助2.06亿元,种苗费0.92亿元。户均享受65527元,人均享受14218元。是全国150多个退耕还林县(市、区)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份,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 一是山川大地变绿。全县的林草覆盖率已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62.9%,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997年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万吨以下,年降雨量已由1997年的478.3mm增至582mm,五级以上的大风已由1997年之前的年均19次降为5次。 二是产业结构变优。通过几年的实施,以羊为主的草畜业和以沙棘、山杏为主的林果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成为群众稳定的致富产业。农林牧三业用地比例由1997年的60:34:6调整为9:66:25。 三是封山禁牧、生态修复 1998年吴起县人民政府发布全县封山禁牧令,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按照宜封则封、宜治则治的原则,使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大面积植被恢复和改善有机结合,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战略目标与群众生存、生活、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同步考虑。封禁保护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退耕还林还草、水资源开发利用、畜种更新改良与饲养方式改革、生态移民等相结合,确保退耕还林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相继开展以封山禁牧、退耕还林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 四是生态移民 生态文明建设 对边远的住户进行了生态移民,群众移出后,已经完成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县政府对移民进行统一安置,重新划拨口粮田。对移民区进行绿化美化,为移民居住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是采油厂区及周边治理。全县现有采油厂区??座,在采油厂区治理中,坚持“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实施“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工程,把企业利益和所在地生态建设挂钩,由企业完成本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治理任务。通过“政府组织,企业出资,生态建设劳务公司实施,企地共同验收”现在已经验收的矿区植被恢复面积3.44万亩。形成了“地下褐色资源,地上绿色能源”同步开发、生态经济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