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链接

经济日报:准格尔旗:让绿色扎根黄土沟壑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1-11-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报记者 张 雪 没到过内蒙古准格尔旗的人很难体会“水土流失”是多么严酷的字眼,这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92.5%。然而,到2010年底,准格尔旗生态治理面积达到6138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10.5%提高到72%,治理度由12.2%提高到79.8%。 日前,准格尔旗被水利部确立为全国首个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旗)。准格尔旗何以获此肯定,充满希望的绿色何以扎根布满沟壑的黄土丘陵?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准格尔旗是内蒙古自治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旗县,这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准格尔旗先后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砒砂岩沙棘生态治理项目等,以项目带动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开展。这项长期工作该如何持续调动各方积极性?准格尔旗的经验是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 砒砂岩,被称为“地球环境癌症”,地表寸草不生。准格尔旗严重裸露砒砂岩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15.8%,年均向黄河输沙1亿吨。怎么治?通过多年的试验发现,种植沙棘是最有效的途径。 准格尔旗水保局局长吴德表示,治理水土流失要用发展产业的思路。以沙棘为例,准格尔旗通过扶持重点企业,建成百万亩沙棘基地,带动大批农民增收。 “我们的条件种玉米、山芋都勉强,现在种沙棘,环境变好了,收入也提高了。光采沙棘叶、卖沙棘果,我家人均一年的收入有2000多元。”见到榆树毫村的苏美生时,他正在摘沙棘果。据统计,通过沙棘开发,当地农户人均年收入可增加约600元。 “黑色资源”与“绿色能源”兼顾 在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的排土场,记者看到这里栽种着柠条、沙棘等耐旱固土的灌木,坝体工程阻挡着泥沙入黄河。公司土地环保处副处长郑海峰介绍,露天矿在排弃剥离物时,根据有利于复垦种植和水土流失的要求,采用乔、灌、草有机结合,加快生态恢复进程,水土侵蚀量较原来减少80%以上。 准格尔旗有着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煤炭企业是这里的龙头企业。如何治理好矿区,实现“地下黑色资源”与“地上绿色能源”的兼顾,是一道难题。“我们实施‘一矿一企治理一山一沟’工程,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有责、社会共建、人人参与’的生态建设模式,从而实现‘黑色’准格尔向‘绿色’准格尔转变。”准格尔旗委书记潘志峰说。2010年,准格尔旗完成矿区生态建设13.91万亩。 “修复生态”与“改善民生”结合 “我们这里靠近砒砂岩,降水又少,原来种田只能靠天吃饭。2009年,我家生态移民,原来的田退耕还林,种上了松树、橡树、沙棘,收入比原来强多了,环境也好了。”暖水乡农民贾埃说,“而且我们还搬进了移民小区,住上了楼房。” 从2007年开始,准格尔旗对生存条件差、生态比较脆弱的村庄,本着“转移人口,恢复生态”的宗旨,实施生态移民。政府对移民给予一定的货币补偿,并且落实“五个一”配套工程,提供一套住房、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给予一份就业培训。 吴德介绍,移民移出区的生态建设主要是针对移出区的耕地进行退耕还林,所有退耕地还林选用山杏、大果沙棘等,改善环境也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截至2010年底,准格尔旗移民区恢复生态面积120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49.3%。 2011年11月21日 经济日报 15版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