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浙江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在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6-05-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建设生态省与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创建
 
 
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创建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新领域,也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创建生态型清洁流域,采取跨部门、多学科、综合性的措施,达到维护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多项目的,形成水土保持成果的集成,是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探索。近年来,我省各地以生态省建设为契机,结合各地实际,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创建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生态省建设概况
(一)生态省建设的由来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浙江省社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带来资源、环境等方面新的挑战。为把浙江省早日建成现代化省份,省人大于2003年6月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定。为贯彻落实建设生态省的决定,省委、省政府先后发出了《关于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污染整治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等文件。
(二) 生态省“五大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浙江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五大体系”建设,其主要内容为:1、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2、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3、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4、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生态体系;5、科学、高效的能力支持保障体系。
(三)生态省建设的重点——“十大领域”
十大领域如下:1、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领域;2、生态农业建设领域;3、生态林建设领域;4、万里清水河道建设领域;5、生态环境治理领域;6、生态城镇建设领域;7、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域;8、碧海生态建设领域;9、下山脱贫与帮扶致富领域;10、科教支持与管理决策领域。
上述十大领域中,列入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由水利部门负责实施的主要有水资源建设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四大领域。
(四)浙江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浙江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三个方面共26条,涉及清洁小流域的主要有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比例、森林覆盖率、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城镇建成区绿地率等7项。
二、生态省建设促进了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创建
(一)防治水土流失是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内容
生态省建设的“五大体系”均涉及到水土保持,生态省建设的“十大领域”中,水土保持贯穿于其中“八大领域”,“浙江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 26条指标中7项指标与水土保持直接相关,多项间接相关。
《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不仅将防治水土流失确定为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将水土流失治理任务列入“生态省建设省市长目标责任书”,每年进行考核。
(二)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创建是水土保持的有效途径
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创建是传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完善。是在做好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同时,把饮用水源地保护、面源污染防治、人居环境改善,农民脱贫致富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有效途径。
三、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创建的探索和实践
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各地从实际出发,结合农村对优美人居环境的需求,编制生态乡镇、生态村的建设规划,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涌现了一批山青、水秀、景美、民富、和谐、有序的典型。具体工作体现在“治山、治水、治污、治穷、治乱、治差”六个方面。
(一)治山方面
1、生态修复措施。首先,采取植被重建、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疏林地改造等措施,对林地进行全面抚育。流域25°以上的坡耕地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封育等措施,逐渐恢复自然植被。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减少人为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促进森林自然演替和恢复。对稀疏茶园等低效益经济林及高海拔地带的低效生态林采取措施进行恢复。第二,分级建设生态公益林。对纳入生态公益林的林地,禁止任何山林砍伐活动,对农民因此造成的损失,由各级财政给予每年每亩8元左右的经济补偿。第三,成立专业护林队伍,开展巡查和日常管理工作,固对山林抚育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成果。同时,制定相关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坡面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按照 “截、引、排、蓄”相结合的原则,综合配置坡面水系,拦蓄和排泄坡面径流,减少坡面水土流失。工程措施包括水平截水沟、纵向排水沟、引水渠和沉沙池、蓄水池等。有条件修建梯田的园地和坡耕地,开展坡改梯建设,同时,对破损梯田和部分低标准梯田进行修复和加固。在侵蚀严重的特殊地块,综合进行梯田建设和坡面水系建设,使坡面径流按水平台阶迂回下山,缩短坡面流水长度,分段拦截地面径流,防止坡面冲刷,更好地发挥滞洪、沉沙、保护坡面水土资源和土壤肥力的作用。
3、整顿和规范矿山开发措施。对流域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小矿山、小煤窑实行关、停,对较大规模的矿山企业进行整顿规范。几年来,我省各地相继关闭了一大批各类小矿山和小煤窑,并对矿山生态环境进行整治和恢复。对保留的矿山企业进一步规范,从管理入手,提高企业生产过程的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同时提高科技投入,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开采过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如位于钱塘江南源的开化县和位于苕溪源头的安吉县均关闭了一大批小矿山、小炭窑等。
(二)治水方面
治水方面的主要措施是河道整治和管理维护。
1、河道整治。小流域山溪性河道整治的主要内容为护岸、筑堰和绿化。河道整治与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相结合,以推动乡村农居环境和水环境改善。山溪性河道往往源短流急,汛期洪水暴涨暴落,河道凹岸顶冲段堤岸常被冲塌,给农田和村庄带来危害。护岸工程主要针对凹岸顶冲段,采用干砌或浆砌块石护坡,局部须强化的堤岸适当采取混凝土护坡,大部分河段结合水土保持措施,采用自然土质岸坡,并尽量保留两岸滩地的植被和水生植物。对稳定的河岸,在保证行洪安全前提下,保留原来状态。对汛期洪水含沙量较大的河道,适当建设拦沙坝,就地拦截泥沙,防止泥沙下泻,淤积下游河道。同时,根据灌溉需要,建设或维修引水堰,确保农田灌溉需要。拦沙坝和引水堰建设即考虑拦沙和蓄水的需要,同时结合水景观的需要,在农居或风景区形成一定水面,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河道两岸绿化工程与河岸植被缓冲带建设相集合,做到一举两得。林相采用阔叶林为主的混交林结构或乔、灌、草或乔-草结构的复层林。
据统计,2005年全省完成清水河道建设2000多公里。
2、河道管理维护。建立规章制度,安排专职人员,对河道进行日常维护和实施保洁作业。近年来,随着城市景观建设的开展,山溪河道内的河卵石受到青睐,市场价格很高,有的达数十万元一块,而这些卵石对稳定河床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是河道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加以保护。因此,河道整治后,必须加强管理和维护,巩固整治成果,同时提供保洁服务,防止垃圾和其它工农业废料的偷弃行为,确保河道通畅和清洁。
(三)治污方面
治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乡村生活污水治理。乡镇居民比较集中,生活污水采用集中收集和处理,达标排放。农户居住分散,生活污水不适合集中处理,需因地制宜,采取分户处理、分散排放的形式治理。
农村洗涤等生活污水主要采用潜流式人工湿地或阿科曼(AQUAMATS)技术处理。潜流式人工湿地是由植物、基质和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通过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重协调作用,以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AQUAMATS是一种生态净化基质,能给有益细菌、微生物和藻类提供生长繁殖的栖息地,它在1平方米的产品上,能够向微生物提供250平方米的生物附着面积。微生物在它上面的生长和繁衍过程中消耗了污水的营养物质,从而产生净化效果。根据居住区分布和聚散情况,分别采用单户、多户、或集中方式处理,处理设施以潜流式人工湿地技术为主,按0.1t/m2.d或3 m2/户的标准设计湿地规模。也可因地制宜采用土地处理系统、蚯蚓生态滤池、“LIVING MACHINE”生态处理系统等进行处理,并与农地灌溉相结合,达到污(废)水无害化、资源化和再生循环利用的目的。
农村人畜禽粪水通过建设农村下水道系统或农村厕所改造等措施处理,经化粪池发酵后还田。畜禽排泄物在固液分离的基础上堆肥还田,或经由沼气池(站)发酵利用后还田。
2、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目前城镇的生活垃圾已基本实现集中收集处理,农村采用户集、村收、镇中转的形式统一收集和中转,除部分乡镇建有垃圾处理场自行处理外,大部分运到县城的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以提高垃圾处理效果,防止二次污染。
3、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近年来,我省已先后在安吉县的山川乡、报福镇,绍兴县王坛镇等有关乡镇、村进行了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治理方法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的农林清洁生产措施、农田塘渠系统净化措施、植被缓冲带措施、人工湿地净化措施和节水抗旱杂交稻技术已着手在省内实验推广。
农林清洁生产措施。结合特定地块开展农田精准施肥,通过建立大田精准施肥技术指导站,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测试分析工作,测定土壤固有养分供应能力,计算施肥量,确定施肥时期、地点和施肥比例和施肥方法,指导农户进行合理施肥,并积累技术资料。同时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措施进行病虫害综合控制,达到少用药、安全用药的目的。
农田塘渠系统净化措施。在农田中设置适当面积的池塘、洼地(约占农田面积的5%),利用现有的排水沟渠,适当予以沟通,周边和水面种植高吸收能力的植物,构建农田塘渠净化系统。据监测,该系统可以有效地截留和净化来自农田地表和地下径流中固体颗粒物、氮、磷及其它化学污染物,减少面源污染物直接进入河道,同时具有滞留暴雨、蓄水回灌的功能和淡水养殖和家禽放养的潜力,且投资省,见效快,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
植被缓冲带措施。植被缓冲带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拦截设施,能阻断污染源和河流、湖泊之间的直接连接。污染物在从农田和村庄向水体转移的途径中,以地表径流、潜层渗流的方式通过缓冲带,减少了对土壤的侵蚀,同时利用植被的生命活动将土壤慢速径流中的大量营养物质吸收,发挥污染拦截作用。在河道两侧开阔地带和农田塘渠净化系统末端设立植被缓冲带,种植或抚育具有吸收农田污染物能力的乔灌木和草本植物,使农田污水经塘渠净化系统第一次净化后,流经植被缓冲带第二次吸收和净化,进一步提高水质。
人工湿地净化措施。在河道和水库水位变化形成的水陆交错带建设人工湿地,按高程和不同植物的适生环境设置湿地森林区、水生草滤带、挺水植物区、浮水植物区和沉水植物区,选择耐水树种和草本植物进行适当补植,促进植被更新。水流在流经各分区过程中分别得到净化,通过各分区的协同作用,达到强化湿地净水功能的目的,作为对上游污染拦截的最后一道屏障。该区域的植被不仅能够保护水土,净化水质,还能改善景观。
节水抗旱杂交稻的节水减污措施。1998年,我厅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开展旱稻技术的研究,培育出第一例“节水抗旱杂交稻”,并于2003年通过鉴定。在此基础上,我厅与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合作,在湖州的安吉和嘉兴的桐乡两县进行“基于节水抗旱杂交稻的节水减污技术”推广应用试验,探索生物“节水减污”的路子。据研究资料,该杂交稻可节约灌溉用水50%以上,同时可大幅度较少甚至达到免排水,具有节水和减污双重作用。如能大面积推广,将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通过上述几项措施的分层控制和分层净化,不仅能够大幅度改善水质(初步测算约可较少农田污水中75%左右的有害成分),同时,大量人工种植的林草植物可有效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流域田园景观,具有较好的生态效果。
4、工业污染治理。小矿山、小造纸、小印染、小化工等小企业是小流域实现清洁化的大敌,如不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必将难以实现流域清洁化。我省在改革开放初期,曾出现大批小型污染企业,废水废料随意弃置,不仅严重污染水源,还破坏生态环境,各地在感受短暂的“收获”喜悦之后就陷入深度苦恼,下大力解决小型企业的污染问题很快成为全省上下的共同心声。近年来,我省各地陆续采取措施,对大批小型污染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治穷方面
穷是造成生态恶化的根本原因,治穷是生态建设的动力,也是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根本措施。乡村居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会同步提高对生态保护的要求,只有生态保护意识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时,生态环境的改善才是可持续的。治穷要因地制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做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主要有以下几项措施:
1、发展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充分利用各地的有利条件,发展对环境破坏小、价值高的农产品。如高山有机茶叶、竹笋、杨梅、弥猴桃、蘑菇、高山有机菜等食品,以及花卉、苗木、药材、蚕桑等经济作物,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率,增加收入。
2、发展生态工业。有选择地引进生态型工业项目,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新模式,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如笋竹制品、工艺品加工、矿泉水生产等,提高附加值,进一步提高收入。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农户集资方式集体开发水力资源,发展清洁能源。
3、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山水风光,以及山珍、野菜、土特农产品发展旅游业。城市富裕了,但居民长期居住在拥挤和烦躁的城市,十分渴望亲近青山绿水,休闲旅游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省各地从本地实际出发,引进旅游投资,进行生态农业园区、风景区、古村落等文化名胜区的开发和建设,按照“统一管理、规范服务”的要求,统一成立农家乐乡村旅游服务社,负责对单个农户开展农家乐服务设施、人员、卫生等进行规范,确保农家乐品牌质量。生态旅游较大地增加了农村的收入,同时促进了城乡人员流动与和谐。
4、帮助富余劳动力就业。帮助富余劳动力就业是“治穷”的重要方面,富余劳动力再就业不仅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实现脱贫致富,而且事关农村社会稳定,必须认真对待。主要采取免费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提供政策保障等措施,正确引导帮助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进程务工,或从事服务业,帮助解决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富余劳动力就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五)治差方面
农村的“差”主要体现在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教育、卫生、文化娱乐设施、生活必需品供应等较城市有很大差距,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针对上述问题,我省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中进行了统一部署,开展乡村道路硬化建设,推进电视、电话进村入户,推广使用电能和液化气,帮助改造和提升教育、卫生设施和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解决乡村饮水“量”和“质”的问题。开展放心店建设,推动连锁超市下乡,便利村民放心购物。建设农村新社区,设立图书阅览室、文艺活动室、健身运动室等场所,引导、规范和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创建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气良好农居环境,几年来已取得较好成果。
(六)治乱方面
“乱”主要体现在管理无序方面。主要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建立规章制度和乡规民约,成立专门的管理队伍等措施解决。首先抓好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组织领导职能,同时做到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作有序,为乡村各项事业的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其次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依法制定规章制度和乡规民约,成立专职管理队伍,使乡村的各项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责任落实,保证各项公共设施能够持续发挥作用,各项公共事业能够健康发展。
在生态省建设活动的全面推动下,通过上述六大措施的综合治理,我省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各项事业有了长足进步,同时也涌现了一批生态良好、河道清洁、村庄优美、村风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生态型清洁流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的和谐与进步。
四、几点建议
(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进一步明确“生态型清洁小流域”的概念,提出建设内容和标准。
(二)、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支持饮用水源地“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创建。
(三)加强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创建活动。
(四)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学研究,组织联合攻关,为“生态型清洁小流域”创建提供科技支持。
(五)加强政府统筹,建立相关部门协调与合作机制,共同为“生态型清洁小流域”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