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考察

与会代表考察淅川县上集乡淅河小流域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2-08-01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与会代表考察淅川县上集乡淅河小流域

淅河小流域治理现场

    淅河流域位于淅川县上集镇东北部,辖6个行政村,6400人。土地总面积3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0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模数每平方公里达3680吨。从2009年开始,经过连续两年的综合治理,共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平方公里,坡改梯1000亩,建蓄水池、拦沙坝、谷坊、塘堰等小型水保工程150余处,实施生态修复9200亩,栽植核桃、油桃等果树4000亩。
    按照“统一规划设计、分区分类防治”的指导思想,在综合治理中,坚持治沟与治坡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一是对于原有梯地、沟挡地,配套塘堰、蓄水池、灌排渠道等小型水保工程,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解决群众的吃饭问题;二是对于25度以下的坡耕地,重点发展核桃、板栗等水保产业,使群众在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提高其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三是对于疏幼林及荒山荒坡,以生态修复为主,采取疏林补植、沼气池、省柴灶等措施,加强封育管护,实现生态的自我恢复;四是对于坡面,通过工程整地,修建坑塘、水窖、排水渠等措施,在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时,对地面径流进行充分利用;五是对于沟道、河道采取谷坊、拦沙坝、疏溪固堤等措施,进行系统全面的治理和防护,有效减少了暴雨洪水冲刷所造成的严重水土流失。
    通过治理,淅河小流域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是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项目区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6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28%提高到47%,年可拦蓄泥沙2.5万吨,土壤年均侵蚀模数由治理前的每平方公里3680吨降低到1200吨以下,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是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提高。通过修建塘堰、沟渠等小型水保工程,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生态富民产业不断壮大。利用坡改梯和荒山造林,培育核桃、油桃、金银花等生态致富产业,流域内年直接经济效益达520万元,群众每年人均来自水保产业收入达800元以上,极大地激发了群众参与水土保持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随着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保防治二期工程的实施,必将加快渠首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的建设步伐。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