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柳民代表省长陆武成作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7-09-0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工程效益
不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稳步发展
 
---在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的发言
 
甘肃省人民政府
 
(2007年9月7日)
 
主任委员、各位副主任委员、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近年来甘肃省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淤地坝建设与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水土保持工作情况
  我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11.1万平方公里,占我省黄河流域总面积14.8万平方公里的75%,也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多年来,在水利部、黄委会等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坚持以梯田建设、小流域治理、淤地坝建设和监督执法为重点,通过加强工程管理,狠抓工程质量,我省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有效推进,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止今年6月底,我省黄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9万平方公里,兴修梯田2461.5万亩,建成淤地坝 1274座,兴修小型拦蓄工程20.6万座(处),营造水土保持林草4987万亩。同时,区域内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特色产业逐步壮大,群众收入持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管理中,我们针对以往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管理经费缺乏、管护责任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按照“抓前期,重管理,保质量,求效益”的工作思路,规范建设秩序,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严格建设程序,加强质量管理。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淤地坝建设质量问题,将质量要求贯穿于前期工作、工程施工、竣工验收、运行管理等各个环节。加强前期工作,认真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努力做到有的放矢。严格建设程序,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公示制和合同制。强化质量管理,实行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管理体制,业务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补救,限期整改。同时,将淤地坝防汛工作纳入防汛管理体系,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理念,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签订防汛责任书,层层落实防汛责任,确保工程正常运行和在建工程施工安全。
  (二)创新运行机制,加强工程管理。为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发挥效益,我省各地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不断拓宽水土保持工程特别是淤地坝工程运行管护方式方法,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责权利相统一的运行管理办法。一是通过出台《淤地坝建设管护制度》和《淤地坝运行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明确淤地坝运行管护职责和范围,使工程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二是坚持“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靠实水保工程的使用权和运行管护责任,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和发挥效益。三是建立淤地坝建设管理专项基金,用于淤地坝维修管护和中小型淤地坝建设补助,形成了“以坝养坝、以坝护坝”的良性发展格局。四是明确工程使用权,充分调动了经营投入与工程管护的积极性。五是加强检查监督,将水土保持工程管护与预防监督工作有机结合,加强淤地坝、梯田等水保设施的日常养护和维修。同时,强化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工程效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流域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措施和基础性工作,只有与地方经济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相联系,才能调动社会参与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为此,我省各地将水保工程与发展区域优势产业相结合,把淤地坝建设及流域综合开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为群众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和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促发展”的路子。一是着力抓流域治理“硬件”建设。在近几年的流域治理中,我省各地积极采取“国家补、地方筹、群众拿、银行贷”等多渠道筹资办法,大力推广机修梯田技术,加大机修力度,重视植物护埂措施,强化工程质量检查验收,通过“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调动、层层发动”,形成了梯田建设合力,建设速度加快,质量显著提高。二是着力抓流域特色产业建设。按照“流域抓特色、特色抓产业、产业抓规模”的思路,依托坝系工程的建设,发展和壮大了一批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特色产业,如定西的马铃薯、中药材,天水和平凉的苹果、养殖等都形成了规模效应,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着力抓水土保持综合开发。在流域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坚持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积极拓展水土保持的多种功能,充分发挥各项措施优势,使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由单纯治理向综合开发转变,一批集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人文景观与旅游休闲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生态风景区已初步建成并发挥效益,为搞好新时期水保工程运行和管理探索了新路子、创造了新经验。
  二、今后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省将按照水利部和黄委会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切实搞好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管理,为推进我省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地支撑和保障。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梯田建设。我省多年水土保持工作的实践证明,梯田是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也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致富工程。目前我省适宜改造的坡耕地面积还有1300多万亩,这些坡耕地大多分布在我省黄河流域相对贫困的山区,加快梯田建设对于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稳定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省将继续加大以梯田建设为主的基础建设力度,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要抓好淤地坝工程建设。淤地坝建设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的重要措施,也是流域治理的一项控制性工程措施,对发展旱作农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省黄土高原适宜建设的范围比较大,发展前景广阔的有利条件,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建设程序,加强管理服务,切实加强淤地坝的建设管理,不断探索和完善淤地坝的管护运行机制,力争使我省淤地坝建设按已批复的近期实施规划顺利推进。
  三要抓好流域综合治理。继续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综合治理,并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将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群众经济利益紧密结合,实现治理与开发的有机统一,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水平。按照国家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积极推进大范围的综合治理,通过努力,力争在我省打造蒲河、庄(浪)静(宁)、安定、藉河、刘家峡、长治六个水土保持大示范区,使我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四要抓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力度,全面落实开发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抓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审批和监督检查,完善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措施,查处违法案件,维护治理成果。加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全社会水土保持生态意识,努力营造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水土保持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土保持执法水平。
  三、几点建议
  (一)目前,国家批复我省的30条小流域坝系,仅占我省淤地坝建设规划任务的2.6%,已批复的坝系中尚有10条坝系未能列入投资计划。建议国家进一步扩大淤地坝建设范围,加大工程建设投入,使淤地坝建设按已批复的近期规划推进。
  (二)由于目前投资比例偏低,特别是中小型淤地坝国家投资仅为30%~50%,影响淤地坝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建议国家增加投入,降低地方配套比例。
  (三)建议国家增加投入,并将我省坡耕地改造项目纳入国家建设计划。
  (四)建议国家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建设,尽快修订出台《水土保持法》及配套法规,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法律支撑。
  这次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会议之后,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学习和借鉴兄弟省区的经验,立足我省实际,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建设与管理,努力使我省的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