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陕西省安塞县)

园区功能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5-10-22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一、基本功能 1、科研试验:作为重要的科研平台,安塞站重点围绕黄土丘陵区生态环境特征及演变规律、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调控原理、黄土丘陵区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途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关键科学问题,在黄土丘陵区植被防蚀机理与环境效应评价、植被恢复进程与重建关键技术、设施农业生产原理与关键技术、人工林草物种抗逆性评价与建造技术、不同恢复模式下流域生态系统及生态服务功能评判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已被应用在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与农业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坡地侵蚀长期试验(坡度) 坡地侵蚀长期试验(坡长) 2、定位监测:园区建立了从径流小区—坡面—流域的长期监测体系,为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尺度转换问题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根据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对野外站的要求,围绕水、土、气、生四大要素的长期变化,在山地试验场建成气象观测站1座,水碳通量观测站1座,川地试验场建设气象观测站1座,在山地试验场建设各种径流试验小区160个,在地形方面包括不同坡形、不同坡长和坡度小区;在植被类型上包括农地、林地、草地和退耕荒坡小区,其中林地分为纯林和混交林等;径流观测资料为延安市水利水保局土壤流失率和淤地坝设计数据参考源。 山地气象观测场 川地气象观测场 山地通量观测场 坡地径流长期观测场 3、示范展示:园区根据各土地类型与地形地貌实际特征,合理划分各类用地。综合治理程度达到90%,林草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95%,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为95%;植被覆盖率达到85%。示范流域县南沟流域46平方公里和纸坊沟流域8.27平方公里均进行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治理度达到80%以上,其中在县南沟流域开展了基本农田建设、淤地坝建设、果园经济林改造、人工林草植被恢复重建、天然植被封育恢复及人工促进试验、田间道路治理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纸坊沟流域8.27平方公里,建有流域卡口站,已经监测径流泥沙30多年,现为水利部水土流失监测公告小流域之一,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护与展示体系。 山地试验场 山地试验场 纸坊沟流域 县南沟流域 二、扩展功能 1、休闲观光:园区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川地试验区按照不同试验和展示需要,依据地形分别划分成了径流试验区、沙棘引种展示区、草地引种和展示区、作物引种试验和试验区。山地试验场道路、沟渠和梯田建设等采用草路、草沟和梯壁植草,实现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另外园区毗邻安塞县的黄土风情园和腰鼓楼,良好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园区参观休闲。 2、教育与社会实践:园区专门设立了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以及不同地形地貌水土流失和生态修复的示范教学小区。在川地试验场建立了人工模拟降雨小区,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示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水土保持措施的效果。在坡面径流试验场,设置了简明易懂的指示标牌,详细介绍了各防护措施及相关设备的特点、作用等。安塞站常驻学科包括土壤学、农学、林学、植物学、地理学等专业的研究生,完全具备接待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高校学生的能力,也可以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黄土高原地形地貌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相关措施等室外教育活动。 商务部水土保持与旱作农业技术培训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