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

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局丁福俊局长介绍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情况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6-03-17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管理水平 辽宁省朝阳市水土保持局 朝阳市水土保持局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将信息化成果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构筑水土保持监管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近15年来开展的多项有关水土保持信息化课题研究和应用系统开发获得松辽委、省、市政府科技进步奖。 一、应用信息技术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提升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工作时效 按照水利部《全国水土保持信息化工作2015~2016年实施计划》的思路部署,大力推进生产建设项目天地一体化动态监控。一是充分利用卫片、航片信息技术,提高对生产建设项目监管的实效性和准确性。在宏观上,对航拍图不同时段卫片进行解译,对全市各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情况实施动态监督监管,对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违规项目进行追踪监测,为实施行政执法检查提供了有力依据和证据。在微观上,采用先进的无人机航拍技术,对重点生产建设项目实地拍摄,将不同时期的航拍影像进行校正、配准,并建立起专项地理信息数据库及图形库,实现了对项目生产建设过程的跟踪管理与动态监测。2年来利用信息技术对全市未批先建等违规项目及时查处21例,实现了全市每季全域图上寻检一次的频次;对纳入水土保持监管信息数据库的1045个建设项目实施全程跟踪监管,对未按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防治责任的项目,及时督办落实整改措施。及时、全面、准确地纠正了诸如华润向阳风电场等18个项目的恢复治理不到位问题。 二是完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与相关部门的有机衔接,扩大信息覆盖面。首先,市、县级水土保持部门间信息系统实时贯通,县级建设项目审批信息要素报送畅达,达到行业统揽;其次,在市级项目审批管理中,借助全市行政审批中心信息平台,积极与发改、财政、矿产、环保等部门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在项目申办手续中,严格执行水土保持部门审批的水保方案为立项前置条件之一,不得越矩。通过“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实现了水土保持方案从受理、审核、审批、送达等流程的统一管理,保证了各个环节规范性与衔接性。项目办结后,所有文本文件均纳入“朝阳市水土保持文档管理系统”备案。动态信息系统以水保方案为抓手,以时间为节点,以方案审批为约束条件,对项目总揽管理,做到流程连贯、时时监督。 二、信息技术助力生态建设项目高水平实施,充分提高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 在朝阳市实施的革命老区、坡耕地、农业综合开发等国家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中,以小流域为单元,将各项基础数据、图表、审批要件等要素输入朝阳市水土保持信息系统,建立起全市731条小流域图形图像与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了流域治理数字化跟踪与管理。充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数据库管理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在规划设计、项目实施的监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规划设计中,将全市土地资源以不同单元列入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建立起适合辽西山地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的治理模型信息库,用综合信息分析与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小流域水土保持规划,使规划设计更加科学,实现投入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在项目实施监管中,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管理系统”和“辽宁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动态管理系统”,对项目进行一站式管理,达到流域小斑精细化管理程度。从项目规划、审批、立项、招投标、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进度、资金等方面的监督与控制,并应用无人机进行不同时段的航拍,各施工时段数据及时准确上报,提高了管理精确度,加大了市级水保部门对项目的监管力度。2015年北票市、建平县、凌源市坡耕地治理项目采用航拍技术对施工质量监督、进度控制和竣工验收都发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朝阳市水土保持局还应用信息化技术,逐步完善了水土保持监测评价管理系统,出色完成了部、省监测任务。同时,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水土保持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科学化,使全市信息资源共享。市和五县(市)水保部门都晋升为“辽宁省一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今后,朝阳市、县两级将继续抢占水土保持信息技术至高点,运用“互联网+水保建设与管理”模式,提升信息化精细管理层次,促进朝阳水土保持现代化建管水平跃上新台阶!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