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治理

中国水利报 | 青海西宁: 留住水土 造福乡里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1-01-2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001.jpg

  “十三五”时期,青海省西宁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持续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以小流域为单元,重点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沟道治理淤地坝除险加固等工程。2016—2020年,完成小流域治理17条、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38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5.22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51.85%。

 通过实施湟中卡阳小流域、大通青山小流域、湟中大寺沟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上游主要沟道、小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西宁市有效改善了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和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产生活质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加快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奠定坚实基础。

  遏制项目区水土流失。通过水土保持坡面水平阶整地、水平沟整地、鱼鳞坑整地、径流整地生物措施和沟道工程的建设,层层设防,节节拦蓄,西宁市形成了多层次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改变了沟道的小气候,增加土壤湿度,提高沟道坡面植物自然修复能力,极大减轻了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减少入湟水河泥沙,改善下游河道的水浑现象。

  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市郊34条灾害性沟道通过布设生物措施、坡改梯治理措施,以及治沟骨干坝、中小型淤地坝、小塘坝谷坊群工程等沟道综合治理,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改变滑坡、泥石流的形成条件,遏制沟道下切和沟岸崩塌扩张现象,提升了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根据达标验收的小流域资料汇总计算,西宁市水土流失严重的农业区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减少40%~70%、土壤侵蚀量减少50%~60%、植被覆盖率增加15%~25%、粮食单产提高25%~30%、年人均纯收入增长20%~30%,在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的同时,有效增加农田供给,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项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全市现有骨干坝63座,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扩大了基本农田面积。“十三五”期间,西宁市实施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38座,完成坡改梯面积19.69万亩,与坡耕地相比治理后每亩地粮食增产50公斤以上,年增收粮食984.5万公斤、增收1969万元。同时,项目实施后梯田可开展机械耕种、收割,解放大量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带动项目区脱贫攻坚工作。

  改善项目区人居环境。项目实施后,整齐划一的梯田、四通八达的田间道路,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时也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

西宁市湟中区: 治山治水 全力脱贫

  卡阳村位于西宁市湟中区(原湟中县)拦隆口镇西北部,是湟中区156个贫困村之一。曾经这里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困难,人均年收入仅2000元左右。如今,昔日的穷山秃岭变成了层层绿色梯田,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卡阳村的喜人变化,得益于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十三五”以来,湟中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整治、淤地坝除险加固等一系列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为龙头,带动全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蓬勃开展。其中,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拦隆口项目最具代表性。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建设合力。湟中区委和区政府高度重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区政府成立项目建设协调小组,建立健全各项建设机制,将工作任务纳入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层层落实建设责任,把建设工作作为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有力推动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水利部门积极争取项目,并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群众在工程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形成“政府协调、部门配合、乡镇监督、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加强建设管理,确保进度质量。省市水土保持部门从项目的前期审批、组织实施、竣工验收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多次组织检查组深入项目区进行检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限期整改,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区级项目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组织施工,认真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公示制、群众投工承诺制等建设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同时,湟中区根据实际加强管理机制的创新,由建设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人员、驻村干部等组成项目实施小组,从发动群众、合理规划、机械调配、签订协议、组织施工、质量验收、筹工筹劳、后续产业开发等方面全程跟踪监督,及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纠纷和问题,保证项目建设进度和质量,并以社为单位建立档案,实行每片地块台账登记、每村(社)一个档案,按乡(镇)分片管理,做到不缺失、不遗漏。建设过程中,项目实施小组采取的宣传到位、任务地块落实到位、技术指导到位、机械安排到位的“四到位”做法,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

  控制施工管理,提倡群众监督。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与监理、质量监督、质量监测等单位签订合同,监督施工单位保证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由于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涉及项目区群众切身利益,湟中区在每个项目村选择了3~4名责任心强、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干部或村民,负责与群众的协调工作,做好田间道路规划、田面宽度保证、平整度控制等事项,确保工程建设的规模、质量,逐步形成“施工单位保证、监理单位验收、质监(检)部门控制、干部群众监督”的施工管理模式,确保项目建设让群众满意,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项目效益。湟中区依托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梯田建设,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依据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旱作农业和特色产业,逐步形成“坡地梯田化、梯田产业化、种植全膜化、生产标准化”的旱作农业发展模式,并探索出梯田+马铃薯、梯田+油菜、梯田+中药材等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极大提升工程建设效益。自实施拦隆口项目以来,湟中区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11平方公里,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共完成坡改梯面积611.11公顷,基本农田面积达到926.17公顷,人均新增基本农田0.09公顷,宜坡改梯面积坡改梯实施率达100%;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项目区年新增农业产值166.47万元,人均增收253.34元;解放了劳动力,拓宽增收渠道,由于项目实施后可开展机械耕种、收割,解放大量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并带动中药材种植等土地流转项目;整齐划一的梯田、四通八达的田间道路,为改善村容村貌奠定基础,同时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和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梧桐树”引来了“金凤凰”。随着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卡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成为湟中区第一批脱贫村。如今,花海、徒步场、水上漂移、农家乐、旅游专线公路等相继建成,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村建设初具规模,卡阳村成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旅游观光,这座高原上的美丽乡村绽放出愈加华美的光彩。

湟源县: 梯田铺就小康路

  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治理坡耕地对治理水土流失有重要作用,而梯田建设是治理坡耕地的主要措施。近年来,湟源县加强水土保持建设,重点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的同时,增加耕地粮食产量,助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为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强大的水利支撑。

  保持水土资源,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兴修水保梯田1.8万亩,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提高了水、土、光、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显著增强了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产潜力得到有效发挥。

  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以梯田为载体的特色产业和旱作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加。湟源县以梯田工程为基础平台,培育、发展、壮大了一大批具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配置,逐步形成梯田+蔬菜、梯田+中药材、梯田+地膜玉米、梯田+青饲料和梯田+大棚等农业发展模式,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拓宽农民增收途径,走出一条“修梯田、调结构、兴产业、促增收”的良性发展路子。

  促进多业并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以坡改梯为主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梯田化程度极大提高,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快速发展,促进土地流转和劳务输转。项目区单一的传统农业模式被打破,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并推动农业生产由广种薄收的传统种植农业向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转变,走上生态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呈现出山绿、地平、水清、路通、村新、民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站在新起点,湟源县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继续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建设一流梯田,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水利报1月23日60版)


最近更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