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碳汇方法学领域首项团体标准发布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5-10-30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近日,由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治理监督局牵头编制的《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方法学》团体标准,经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审定通过,已正式发布。该标准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碳汇方法学领域的首项团体标准,标志着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碳汇计量与监测迈入标准化科学化新阶段。
该团体标准基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多年治理实践,系统构建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碳汇核算的技术体系,首次明确了适用于该区域小流域的碳汇计量范围,将工程、植物和耕作三类治理措施统一纳入核算框架,形成“增绿增汇、保土保碳、减蚀减排”三位一体的碳汇核算方法。在技术层面,标准规定了碳汇量核算方法、监测要求和核查流程,提出了细致的碳层划分方法,明确了关键参数监测路径,构建了从项目设计、监测到核证的完整技术体系,为黄土高原小流域碳汇项目开发提供了可操作、可验证的规范支撑。
近年来,黄委聚焦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的碳汇功能,系统开展水土保持措施固碳效应及碳汇潜力评估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下一步,黄委将不断健全流域水保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性,多措并举推进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推动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贡献黄河力量。
(水利部网站消息)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