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榆林市水保生态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9-12-1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媒体记者
 

 

   
    2009年12月17日下午,陕西省榆林市水保生态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会议由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和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主任联合举办。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水利报、陕西日报、榆林日报、水利部网站、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站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了会议。
    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长安向媒体发布了榆林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成果。他介绍说,建国以来,榆林市的水土保持工作紧紧抓住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加强生态建设的机遇,以“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保方针为指导,以“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快水保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大力实施“南治土、北治沙、全市重治水”战略,在五个方面取得重大成效,一是重点水保工程顺利实施,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实施的无定河、皇甫川流域重点防治工程、佳芦河流域治理世行贷款项目、黄河水保生态工程重点治理、小流域坝系工程、沙棘生态工程等项目,全市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21510.7平方公里, 兴修基本农田 432.58千公顷,营造水保林1160.24千公顷,发展经果林181.49千公顷,人工种草322.03千公顷,封禁治理54.73千公顷,兴建淤地坝23474座,860万亩荒沙有600万亩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治理程度达到58%左右,收到明显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许多重点治理典型成为榆林市乃至陕西省水保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工程;二是水保监督执法工作得到加强,人为水土流失初步得到遏制,进一步加强了开发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到2008年底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总投资达18亿元,已完成投资10亿元,累计完成水保工程120处,植物措施1200平方公里,防治面积1500平方公里,各级政府对水土保持工作认识不断提高,“三权一方案”及“三同时”制度逐步落实,相关部门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大为增强;三是全面实施封山禁牧,生态自我修复成效明显。全市从2002年1月1日起实行了全面封山(沙)禁牧,对荒山、荒沟、荒沙实行全面封禁,加大补植补播力度,落实管护责任,充分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增加植被,树立起 “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四是水保监测工作全面开展,监测站点逐步建立。市县两级组建了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制定了全市水保监测网络规划。完成了一批国家重点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五是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全民水保意识逐渐增强。
    王长安强调指出,在多年的治理中,榆林市的水保工作思路不断完善,经验不断出现,得益于全面实施的“四个坚持”。即坚持与时俱进,突出科学治理;坚持小流域为单元,突出规模治理;坚持预防为主,突出依法治理;坚持和谐理念,突出封禁治理,从而形成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护体系,做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就今后一个时期,特别是在未来二十年,榆林市“四大经济”发展重要时期的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调整问题上,王长安做了说明。他指出,要以保持水土,减少入黄泥沙、防洪减灾、改善生态、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紧紧围绕“两区八化”治理方略,依靠科技,深化改革,突出重点,争取更多投资,实现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3000平方公里,新修加固淤地坝12000座,新修补修基本农田350000公顷,完成人工林草植被893000公顷,完成生态修复面积57000公顷,林草覆盖率新增8%(其中森林覆盖率新增7%),基本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的目标,为全面建设西部经济强市、塞上生态名市,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单位还有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陕西省水土保持局、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等。在新闻发布会上,榆林市水务局局长艾平、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主任邰源临、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助理刘广全、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总工刘利年等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有关提问。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