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景三维赋能陕西省淤地坝综合治理项目斩获大奖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5-09-29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9月27日,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陕西分赛传来捷报,由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联合申报的 “实景三维赋能陕西省淤地坝综合治理” 项目,凭借技术创新性与实践价值,获绿色低碳赛道第一名,将代表陕西参加全国决赛。此项目不仅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注入“陕西智慧”,还入选了2025年全国实景三维数据赋能高质量发展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陕西省现存淤地坝 3.5 万座,约占全国总数的58.6%,长期面临数据基础薄弱、数据链路不畅等管理痛点。项目依托陕西省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淤地坝淤积情况调查成果,整合高分七号卫星遥感影像、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等多源信息,构建起地形级实景三维地理场景,完成 4802 座淤地坝(含 1037 座重点坝、3765 座一般坝)全面调查,建成全国首个淤地坝时空数据库,实现“一坝一码”数字化管理,为淤地坝综合治理筑牢数据基石,推动治理从“人工巡检”向“智能监管”转型。
从应用成效看,项目为全省淤地坝治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助力完成淤地造田130万亩(其中高标准农田90万亩),累计拦泥固沙58亿吨,有效提升耕地面积与农业生产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对下游区域影响。在生态价值转化领域,项目通过实景三维模型精准计算植被与土壤固碳量,为淤地坝碳汇功能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助力全国首单淤地坝碳汇交易落地,为黄河流域淤地坝碳汇交易探索出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与自然资源部第一地形测量队项目团队将优化“天空地水工”一体化协同监测技术路径,推动平台与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数据互通,引入AI技术实现坝体安全智能预警,分批将全省大中型、重点淤地坝纳入平台管理,持续完善数字化治理体系,为全国黄土高原淤地坝数字化治理提供陕西方案。
(供稿: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芦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