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水土保持,威海华夏城美丽蝶变的生态密码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22-09-06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华夏城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威海市环翠区牢记嘱托,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以华夏城为载体,通过大力实施水土保持工程,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践路径,推动“两山论”在环翠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华夏城生态修复治理谋转型发展入选全国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

一、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有机结合,探索水土保持治理新模式。华夏城地处威海龙山,当年作为威海市中心的采石场,高峰时期有采石场44家,占地6036亩,整个山体千疮百孔,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03年,华夏城生态修复项目启动,环翠区政府改变“大包大揽”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力量,引导华夏集团参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华夏集团在多方论证后,按照修复与提升相结合、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的指导思想,采取拉土回填、构建隧道、随坡改造、筑堤引水等修复方式,对山体进行综合治理,使之恢复甚至优于原始生态地质地貌景观。修复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和华夏集团累计投入达51.6多亿元,回填土方6456万立方米,栽植各类树木1189万棵,建造水库35个,最终恢复了龙山区域的生态系统,让一座伤痕累累的废旧石山蝶变成了生态和谐的绿水青山,上演了一段“凤凰涅槃”式的“修山”传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华夏城后,环翠区牢记嘱托,进一步加大废弃矿坑整治和生态修复保护力度,推进完成了整个山脉的50余处矿山治理工程,并引导华夏文旅集团在原有修山基础上,又实施了投资额8300万元的生态恢复项目,集中治理、复绿荒山和矿坑414亩,栽植树木6.5万株,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持续擦亮精致城市生态底色。2020年,华夏城被评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二、坚持“水土保持”与“绿色发展”一体推进,扩大水土保持工作效益。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两山论”的关键问题。2005年,威海市委、市政府带领华夏集团到浙江省考察时,深受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启发,决定引导华夏集团将水土流失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华夏集团对该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先后建成华夏名人长廊、胶东特色民俗文化馆(夏园)、禹王宫、人民防空教育馆等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打造成集海洋特色文化、胶东民俗文化、人民防空教育等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华夏城景区,201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依托华夏城景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促进周边配套服务业快速发展,吸引大批酒店、商超、商业街区等项目落地,拉动周边就业1100余人。同时,华夏城景区每年为周边3000余名居民提供免费逛景区、看演绎福利,让“绿水青山”造福群众。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后,华夏集团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根本遵循,围绕做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旅融合的大文章,投资25.5亿元,实施华夏城景区产业提升项目,着力打造集生态培训、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国际生态度假区。

三、坚持“生态引领”与“模式推广”协同发力,打造水土保持典型窗口。在实施生态治理和发展产业的同时,注重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教育,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共识。一方面,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文旅业态。将水土保持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投资3.5亿元实施龙山花谷、5D高空玻璃桥、寿山桃园等3大精致景区提升项目,通过大面积修复、补植林木,景区地表植被覆盖率大幅提升,生态功能明显增强。投资4500万元改建生态文明长廊,对原夏园生态湖长廊进行连接和提升,新建展厅800平方米,打造生态旅游线路,通过讲述华夏城生态修复的鲜活案例,展示威海水土保持成果,赋予华夏城景区更加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生态底蕴。另一方面,顺势而为打造生态文明宣教平台。论证实施生态文明馆、生态文明培训中心等重点项目,全方位展现环翠区加强水土保持,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生态文明馆依托华夏集团“修山”案例,采用实景漫游形式,呈现“两山论”实践、精致威海等四大板块,集中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展现华夏集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成长道路。生态文明培训中心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开发培训课程,打造集住宿餐饮、生态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中心,进一步提升威海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力和知名度。

(供稿:威海市环翠区水利局)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