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闻

青海互助西山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3-07-18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站在互助西山山头,只见绿油油的麦田,金黄的油菜花地,还有满山遍野的绿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里是黄土高原的浅山地带,还以为是到了江南。这是西山乡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创造的绿色奇迹。
    西山流域总面积60.26平方公里, 境内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56.96 km2,占流域总面积的94.52%,流域年土壤流失量平均21.775万t。地表松散,山高坡陡,涧沟众多,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严重的水土流失,对流域内生态安全、粮食保障及群众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制约了流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众多支毛沟中植被稀少,大小沟道直接对着村镇、农田,一旦遭遇暴雨,短时间内即可形成洪峰,“小洪水大灾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大大增加了当地的防洪压力。同时,在部分地区,滑坡、坍塌等重力侵蚀,也严重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为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互助县水保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积极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截止目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30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水平梯田2475公顷,田间道路35.7公里,营造水保林1584公顷,经济林192公顷,人工种草579公顷,集雨利用工程水窖8395眼,建成骨干坝9座,中小型淤地坝24座。通过“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初步形成了生物、工程防护及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了“山顶戴帽子、山腰围带子、沟底穿靴子”立体生态模式及治理格局,水土保持美了山川富了百姓。改变了西山流域昔日地表松散,山高坡陡,涧沟众多,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
    水土流失得到遏制,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亩产由上世纪70年代初的50~60公斤到现在每亩300~400多公斤。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节省了劳动力,每年有5400个壮劳力外出打工,全乡人均纯收入也大幅度提高,由原来的100多元,到现在的1600多元,增长了十几倍。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