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道

山西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范堆相作交流发言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05-09-15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尊重自然规律  引入市场机制
 
大规模快速度推进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
 
山西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  范堆相
(2005年9月13日)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的省份。长期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始络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一届接一届地抓,一任接一任地干,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抓住国家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的历史性机遇,认真总结群众的经验和创造,不断理清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思路,进一步创新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认真组织实施退耕还林、淤地坝等一系列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推动全省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取得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下面,就我省的一些实践和体会作一简要汇报。
  一、适应大规模生态建设的需要,把全省水土保持适时导入“以大流域为规划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的发展轨道。这些年,我们抓住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入的机遇,把山西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推向了历史最大规模。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全省铺开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到全省11个市、113个县(市、区)、近百万农户,累计投资33.98亿元,退耕还林1666万亩。我们组织晋北地区13个县的30万农户开展京津风沙源治理,已经完成治理任务近800万亩。从2001年开始,我们在晋北17个县组织实施首都水资源项目,总投资规模27.6亿元,已完成综合治理面积660平方公里。再加上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淤地坝等工程,每年投资额在20亿元以上,生态建设已经覆盖了全省所有的生态脆弱地区。这几年,全省植树造林、草地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分别以每年500万亩、240万亩、540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均超额实现了预期目标。随首这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再加上长期治理保存下来的成果,现在,全省有上万条小流域得到或正在得到治理,有太原、晋城2市,偏关、隰县等15个县(区),以及167条小流域,被命名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这些示范市、示范县、示范小流域,初步形成了大流域示范区的骨架,不少地方像永定河上游、汾河上游、三川河流域、偏关平鲁片,小流域治理已经由点连成了线,有的甚至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片,大流域示范区建设已初显规模。基于已经具备这样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基于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再加上治理措施、组织形式、治理技术等方面的条件也基本成熟,从有效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的需要出发,我们在去年召开的全省第十次小流域治理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全省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导入“以大流域为规划单位、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的新的发展轨道。我们已经拿出了规划,下一步计划重点抓好永定河上游、汾河上游、三川河流域、小浪底和三门峡库区等九大示范区建设,确保全省水土流失率年治理度达到3%以上。
  二、尊重自然规律,更多地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
  这些年,随着对自然生态规律认识的深化和提高,我们在加大人工治理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力实施封育治理,找到了一条比较简单、快捷、有效的生态恢复途径。对地广人稀、现在无力治理的荒山荒坡,彻底实行封山禁牧,完全依靠自然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恢复初期植被;对植被条件较好的放牧区,实行围栏封育限牧,按立地条件、草地生长情况、面积大小确定载畜量,合理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对目前正在进行治理的区域,根据当地群众的意愿和投入能力,采取封治同步、先治后封、先封后治等形式,达到预期目的。现在,全省已有3个市、70个县出台了有关生态修复的政策,有70个县开展了封育保护工作,实施生态修复面积达到2.33万平方公里,占到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近1/4。通过封育治理,不仅使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更多地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使封育区域内的植被得到了较快的恢复。
  三、引入市场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治山治水的积极性。过去,在国家投资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主要通过户包、拍卖等措施,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治理开发“四荒”资源的积极性。这些年,适应国家对生态建设投资不断加大的新形势,我们在继续巩固户包、拍卖治理的基础上,不断引入市场机制,用政策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用利益引导农民投身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一是积极推行工程项目“四制”管理。目前,在我省实施的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项目中,首都水资源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行贷款二期工程、淤地坝建设等投次标准较高的项目,已经全面实行了“四制”管理;国家投资标准较低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国债水土保持、黄河上中游水保生态、汾河上游水土保持等项目,凡单项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工程,也实行了“四制”管理;对其他项目和工程,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尽可能地引入“四制”管理。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不仅明确了建设各方的责权利,强化了对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而且有效地控制和降低了投资规模,确保了投资的使用效益。二是全面落实生态建设成果管护主体。我们对国家投资建设的生态成果,不论是林草植被,还是小型水保工程,多数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方式,把这些治理成果落实到单位和个人,由他们去经营、管护、受益。特别是淤地坝,我们已经探索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运行管理办法,主要是通过提取岁修资金、划地作酬、拍卖经营、租赁经营、承包管理、股份合作等形式,把管护责任和经济利益挂起钩来,把淤地坝的所有权、使用权、受益权明确和固定下来,逐步实现以坝养坝的良性循环。三是大力推行大户治理。现在,大户治理已经成为我省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全省500亩以上的大户发展到4474户,其中1000亩以上1284户,5000亩以上262户。大户承包或购买的“四荒”总面积达到1486万亩,占到全省“四荒”拍卖总面积的58.4%。自2000年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15.6亿元,治理面积540万亩。最近,我们出台了发展民营水保大户的资金扶持办法,对在国家或省级水保重点治理项目区内的大户,可以利用项目投资进行扶持,不在项目区范围内的大户,省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进行资助。四是大力推行专业队治理。目前全省从事水保建设的专业队伍已发展到715支、2.4万人,拥有固定次产1.85亿元,拥有推土机等大型施工机械1013台。全省所有的淤地坝工程任务全部由专业队承建,国家命名的117条示范小流域全部由专业队治理完成,专业队已经成为我省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的一支骨干力量。
  四、妥善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些年,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林业法》、《草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还下了很大的功夫解决在封育治理之后群众遇到的生产生活问题。一是大力推行舍饲养殖。实行封育治理之后,以放牧为主的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与保护生态的矛盾非常突出地表现出来。我们既不能因为发展畜牧业而影响生态建设,也不能因为强调生态忽视群众的现实利益。特别在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之后,我们既要千方百计保持畜牧业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发展,确保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出现大的波动,又不能让畜牧业的发展超过生态的承载能力。这几年,我们大力推行舍饲养殖,各极寻求生态和畜牧协调发展的有效结合点。现在,仅雁门关地区就发展养殖小区300多个,舍饲养羊103万只,占到存栏总量的1/4,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二是大力发展沼气和小水电。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农民群众要靠烧柴取暖做饭,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一年的生活用柴要消耗10—15亩山林的生长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农村大力发展沼气和小水电。特别是沼气,建一个8—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年可以减少燃料、电费、化肥开支500元左右,再加上发展高效种养业,可以啬收入700元左右,两者加起来,直接经济效益在1200元左右。现在,我们已在全省69个县、1077个村实施了治气工程,受益农户达15万户、60万人。三是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我省有相当一部分群众生活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产条件极其落后的山庄窝铺。由于生存条件恶劣,往往只能采取十分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有的开荒种地,有的超载过牧,有的乱砍滥伐。几十口人的一个小山村,往往对周边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从2003年开始,我们对全省地处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近25万特困人口,开始实施移民搬迁。每年投资1.5亿元,搬迁5万人,力争到2007年搬迁完毕。同时,我们还在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区实施生态移民。通过实施移民搬迁,不仅让贫困地区群众走上致富之路,而县通过对迁出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让植被得到迅速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这些年,我们在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生态环境建设的步子明显加快。但我们也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山西作为一个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地区,特别是作为一个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的省份,要统筹人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加倍努力的地方,还有很长的路要一步一步地去走。我们一定借这次会议机会,虚心学习兄弟省区的好经验,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为遏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做出不懈的努力。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