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改革开放40年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回顾与展望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12-11   打印本文章

首都北京位于燕山、太行山和华北平原交界地带,总面积16410 k㎡,分布有1 085条小流域。全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大、水土资源开发强度高,山区坡陡沟深、地表岩层风化严重,平原及其与山区过渡带生产建设项目多,自然和人为因素引发的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之一。《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的“坚持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大幅度提高生态规模与质量”,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北京市水土保持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加速于改革开放之后。改革开放40年以来,北京市水土保持逐步建立机构、编制规划、开展科研,水土保持预防保护、生态治理、监测监管同步发展,经历了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等发展阶段,逐步提升了水土保持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规划中的基础地位,显著改善了首都生态环境。回顾40 年来北京市水土保持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发展成就,展望新时代北京市水土保持前景,对北京市今后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改革开放40年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历程

1.1起步期——小流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1978—1996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步入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变期,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得到重视和加强。1982 年《水土保持工作条例》颁布,199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1993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印发,明确水土保持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家大环境促进了水土保持科技的发展,加之农村经济体制发生的根本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全社会开始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生产需求与科技工作相结合推动了该时期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核心的水土保持工作发展。北京市完善了市县两级水土保持机构,水土保持工作以科技为先导,以发展小流域经济、富裕农民为目的,旨在突出综合效益,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自此,治理和保护并重,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1980年北京市水利局成立了水土保持工作组,开始建设门头沟区和怀柔县水土保持试验站。在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下,以小流域为单元,相继开展了东三岔、庄户沟、苇甸沟、石匣、蒲洼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构建综合防护体系,结合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建成了一批集科研、教学、生产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小流域,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在北部燕山石质山地小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开展了庄户沟、汉家川、石匣等多个典型小流域试点工作,研究探索了北部石质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方法、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参数、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等,为同类型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1983年以来开始了北京市西部太行山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位于永定河流域的门头沟区先后实施了国家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包括门头沟苇甸沟、东西马涧及房山蒲洼等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示范等。通过建立坡面径流小区、沟道控制站,基本摸清了西部太行山地区的水土流失规律和特点;引进、推广实施先进技术,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体系,为京西官厅山峡地区和石灰岩干旱冷凉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示范样板。

随着山区生态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式和理念由过去的单一防护型转变为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型,小流域综合治理重视各项技术的集成与应用。基于八九十年代对不同地貌类型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试点的基础,结合北京市“九五”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在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区分类、土壤侵蚀预报、智能决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

这个时期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建立了密云石匣水土保持示范区、房山蒲洼水土流失监测站、门头沟田寺水土流失监测站等多个水土保持试验基地。

1.2发展期——水利富民综合开发(1997—2002年)

20世纪90年代末期,北京市水旱灾害频繁交替出现,严重影响了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1997年10月,北京市针对山区抗灾能力差、生产水平低、农民增收缓慢等突出矛盾,制定了《北京市山区水利富民工程规划》,以富裕农民为主线,以抗旱节水为中心,改革产权机制,建立激励机制,调动百万农民投资建设、经营五小水利工程(小水池、小水窖、小塘坝、小水渠、小泵站),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工程[1]。

这个时期,北京市的水利水保工作者,在山区推广实施了一系列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了山区特色林果业、绿色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等主导产业的形成,促进了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并且经过科学规划与综合治理,实现了对水土资源和人居环境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1.3综合期——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2003至今)

该阶段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提出和发展完善的时期。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生态文明概念与思想。2007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要求“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章列出、系统论述,并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形成“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重视和部署,加之北京市生态环境改善的现实需要,共同推动着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理念,使得水土保持工作从单一服务农业生产向保护水源、保护生态、服务首都经济建设转变。

1999年以来北京市连续多年干旱,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来水量骤然减少,污水、垃圾污染了河道和水库,干旱、缺水制约了城市的发展。面对新的生态环境形势,北京市从2003年开始,逐步探索出“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溯源治污为突破口,统一规划,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实施污水、垃圾、厕所、河道、环境五同步治理,采取21项措施,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工作思路,旨在促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时期,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大致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实践探索与理念的形成阶段(2003—2004年)。2003年3月,北京市水利局首次提出了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要以水源保护为中心,把建设水质改善净化设施、加强面源污染控制作为重点之一。北京市昌平区响潭小流域按照三道防线的布局,通过水源涵养林、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卫生填埋场、沟道人工生态湿地等建设,建成了首个生态清洁小流域。在2004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北京市水利局做了“保护饮用水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首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典型发言,以此为标志,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思路基本完善。

(2)全面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阶段(2005—2013年)。从2005年开始,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资金逐渐增加并固定,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京津风沙源项目和市基本建设资金、水资源费及土地出让金等均有投入,投资标准逐渐由25万元/km2增加到50万元/km2。北京市十分重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科学研究与标准化工作:研究完成了生态清洁小流域三道防线规划建设体系,确定了三道防线空间布局方法,明确了21项治理措施[2];在山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并探索实践了平原区、城乡结合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与技术路线,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模式推广到北京全域1 085条小流域。制定颁布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技术规范》(DB 11/T548—2008),为生态清洁小流域的调查、评价、规划、治理、监测和验收提供了标尺;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欧盟小型水体修复理念与技术,显著提升了生态清洁小流域特别是沟道治理水平。北京市积极推进农民参与,保障农民的“四权一责”,使农民成为工程建设的主体、流域管理的主体和经济收益的主体,实现了民生与生态保护的双赢[2]。

(3)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不断规范化和法制化阶段(2014年至今)。从2014年起,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标准提高到了65万元/km2。《生态清洁小流域管护指导意见(试行)》印发,管护工作不断加强。2016年《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与管护要求。2017年市政府批准实施的《北京市水土保持规划》,在水土保持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明确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目标与任务重点。该期间还加大了规范标准的制定出台,先后出台了《生态清洁小流域施工质量评定规范》等在内的4项地方标准,有力地促进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该时期根据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投入到水土保持事业中,同期建立完善了7个坡地径流场、14个沟道控制站及若干典型小流域为代表的水土保持试验基地,建设了延庆上辛庄、门头沟龙凤岭等一批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区,完善了北京市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并研究建立了北京市土壤侵蚀模型,显著提升了水土流失监测和预测能力。同期北京市统筹市、区两级业务需求,推进GIS、RS、互联网等技术与水土保持业务的融合,建立了北京市水土保持核心业务平台,以小流域为单元实现了基础空间数据的存储、分析与管理,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监测、监督的统一管理。

1.4系统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2014年至今)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方针,为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2017年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系列讲话与精神指导全国包括北京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围绕水源保护与生态修复,市委书记蔡奇提出了“四抓五保”治水要求,陈吉宁市长提出了“以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治理理念,这些理念与要求进一步推动着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朝着生态、系统的方向不断发展提升。

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基础向中大流域修复拓展,针对密云水库等重要水源地的流域保护与治理,提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的流域修复措施体系。对水源地流域划分五大功能区实施总体布局:源头坡地区以“保山”为目标,以水土流失控制与水源涵养为主,重点强化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和坡地经济林下水土流失治理,实现清水下山目标;缓坡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区以“控田”为目标,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药化肥管理,结合荒山造林、台地造林、平原造林建设农田植被缓冲带;村镇区域以“减污、村美”为目标,围绕污染养殖分类管理、垃圾和污水处理等重点削减生活污染、改善人居环境;河沟道以“水清、河美”为目标,以恢复河沟道自然生态,增强河流自净能力,减少入库污染负荷为重点;库区以“湖净”为目标,强调对水库库滨带长效管护机制的完善和实施。以功能分区与措施布局为基础,构建沟-河-库蓝网与农田-林地绿网交织保护与修复的“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体系。

该时期北京市在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深化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建成了卫星遥感监察系统,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判读地表扰动情况,提高了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区建设,强化动态监测,提高了水土流失监测水平。

2改革开放40年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展成就

2.1 改善了农村发展环境,促进了农民致富

北京市水土保持在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农民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大规模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以来,栽植经济林4 100 h㎡、乔灌木308 hm2;配套水源工程6 000余处,发展节水灌溉4 272 hm2;调整产业结构,改造中低产田4 429 h㎡;建设农路594 km,农路密度提高到9 km/100km,村庄绿化183万㎡,极大地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民观念逐步转变,改变了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农村走上了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了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2 保护了城乡水源地,确保了水源安全

通过长期持续的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4 830 k㎡[3]下降到当前的3 202 k㎡ [4],有效控制了北京市的水土流失。全市每年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累计保水4.2 亿m3,减少土壤流失1 876 万t,减少流失总磷558 t、总氮1 120 t、CODMn 6 044 t [5]。通过坡、村、沟的综合修复,改善了流域水质,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恢复了河沟道自然功能,实现有水则清、无水则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清洁小流域出水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水质III类以上标准,在其源头护水的作用下,密云水库水质持续保持在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官厅水库水质由劣Ⅴ类改善到Ⅳ~Ⅴ类,其中门头沟三家店段全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2.3 构建了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经过40年的持续研究与生产实践,北京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调查评价、规划布局、治理技术和建设管护等方面已形成较完善的技术体系。提出了小流域调查与评价的体系化方法与标准,并借鉴欧盟水框架指令,提出了基于生物、水文地貌和水质全要素的河沟道生态监测与分级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三道防线“生态修复区、生态治理区、生态保护区”的流域治理规划布局体系。针对坡地水土流失问题,研发水土保持关键技术,在传统水土保持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开展工作,探索了工程、耕作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板栗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通过生态护坡技术研发,筛选出20余种北方土石山区典型护坡措施。针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村镇污水、垃圾污染日益突出和下垫面快速硬化、增大河沟雨洪排泄压力等问题,对小流域村庄及周边地区提出了适宜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垃圾分类与收集利用技术及雨洪利用措施等,并开展了村庄绿化美化。针对北京地区河流断流、水体污染及水生态退化,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借鉴欧盟治水理念,改变传统浆砌石混凝土治河方式,以恢复水体生态功能、改善水质、保障防洪、提升景观价值为目标,建立了防洪空间扩展、河流连通性恢复、河流水文地貌修复、休闲亲水条件改善等关键技术在内的河流近自然治理技术体系[6]。提出了基于农民参与式的生态清洁小流域管理办法,制定了生态清洁小流域后期管护办法,实现了小流域“建管并重”,保证了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的持续发挥[7]。

3 前景展望

按照“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水土保持从系统角度实施水土资源综合治理与保护,是实现“绿水青山”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40年以来,北京市水土保持以快速、创新的步伐走在了全国前列,引领着 以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为代表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推动着水土保持监管、监测及信息化的能力提升,在未来时期北京市水土保持还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和推进:

(1)推进落实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研究库滨带生态保护、陡坡地退耕等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

(2)以小流域为单元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的研究与实践,山区实现清水下山、净水入河入库,平原区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家园,建立建管一体化可考核、可量化的流域修复工程运行维护机制。

(3)重点围绕河(沟)近自然修复、经济林下水土流失控制、面源污染防控、农村生活生产污染削减及资源化利用等,提出关键技术与参数,形成北京及相似地区可推广应用的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技术手册。

(4)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深入挖掘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最新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定位监督能力,严控各类生产建设活动人为水土流失增量。

(5)提升水土保持监测与信息化水平,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推广流域、沟道生态监测;实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提高实施效果评价水平;完善水土保持核心业务平台,构建水土保持“一张图”。

(6)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服务美丽乡村水务设施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

(7)大力加强水土保持对京津冀生态协同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河北张承地区推广水土保持先进理念与技术,推进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立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水源保护与区域发展协调化、一体化,支持张承地区落实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定位。

(1.北京市水务局 杨进怀;2.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叶芝菡,常国梁)

[参考文献]

[1]李忠魁,杨进怀,吴敬东. 北京山区水利富民工程建设与效益分析[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5):269-272.

[2]毕小刚. 生态清洁小流域理论与实践[M].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48-49.

[3]段淑怀,周玉喜. 利用3S技术进行北京市土壤侵蚀调查[J].北京水利,2000(3):15-16.

[4]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北京市第一次水务普查丛书:水土保持普查成果[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3:1-2.

[5]杨进怀. 北京市生态清洁小流域与美丽乡村建设[J]. 中国水利,2014(20): 18-20.

[6]段淑怀,叶芝菡. 欧盟小型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中的应用[J]. 中国水利. 2014(10):16-17.

[7]杨进怀,袁爱萍,刘佳璇. 农民参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水土保持, 2016(2):22-24.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