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委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喜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特约通讯员张小林)长江水利委员会完成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科研成果,近日喜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2006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我国优化水资源配置,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一项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维护水源区优良生态,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土保持局组织,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承担,于2002年开始历时两年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工作。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总面积9.52万平方公里,涉及到湖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重庆等6省市的12个地(市)48个县市区,遥感监测表明区内水土流失面积为3.9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1.5%。
该项目应用“3S”集成技术,以多学科交叉和综合运用为支撑,研究了适合于宏观决策、中观规划和微观实施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体系,开发了基于ARCVIEW GIS平台下流域水土流失监测快速查询、分析应用系统。技术路线正确,方法先进。在流域水土流失监测的数据采集、生成、分析处理、存储、输出一体化和GIS数据库建设;在大尺度范围内实现以水土流失多因子综合分析和遥感水土流失模型为基础的大流域水土流失强度分级判定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创新性。该成果充分发挥了“3S”技术宏观、快速、准确、客观、经济等优势,利用多因子叠加的方法,提高了水土流失监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该项研究成果,已经成功服务于2007年10月正式启动实施的国家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为该区域水土保持的宏观决策、编制区域水土保持规划和项目区小流域设计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