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黄河水保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三个分中心初设获批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4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5月18日讯 (通讯员 孙太旻 王峰)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按照黄委“数字黄河”建设与管理的有关要求,由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编制呈报的《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天水、西峰、榆林分中心建设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近日由黄委“数字黄河”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技术论证,并获黄委批复。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天水、西峰、榆林分中心建设一期工程,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天水、西峰、榆林分中心建设,作为黄河流域监测系统一期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为流域水土保持动态监测搭建良好的基础平台,而且在全国水土保持动态监测预报体系中也具有中重要的支撑作用。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和“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的原则,根据黄河流域监测系统总体安排,三个分中心的主要功能,一是开展水土保持原型观测,加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并探索科学高效的监测技术与方法;二是开展遥感地面校验点的数据采集,为流域水土保持宏观监测提供支撑。其建设目的是通过流域机构与各省(区)的相互协作,逐步建立覆盖全流域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综合运用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实施多尺度、多时相的观测、试验、分析和研究,为水土保持动态监测评价系统提供源源不断数据支持。
   为了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水土保持数据更新工作,批复意见同意上中游管理局开展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一期)天水、西峰、榆林分中心建设,并要求建设单位抓紧提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数据动态更新的技术方案,在认真整理分析原型观测动态信息的基础上,为上级及时、准确掌握黄土高原典型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和“模型黄土高原”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
    批复意见基本同意包括三个分中心数据传输、存储、服务等基础设施、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水土保持原型观测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等建设目标和内容。并要求项目建设中,应充分利用三站现有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基础,遵循统一标准、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原则,严格在《“数字黄河”工程规划》、《“数字水土保持”专题规划》及《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项目(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有关前期工作文件的指导下实施,切实保证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水土保持原型观测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质量。确保实现三站办公自动化系统与黄委办公自动化网络的互连互通,以完成现有水土保持原型观测数据的整合入库。
   批复意见还明确要求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黄委核定的分中心初步设计概算额度和建设内容,抓紧开展下阶段的各项工作。
  作者:孙太旻 王峰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