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府东胜煤田大柳塔等七矿区水土保持设施通过水利部验收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验收会议会场
2005年8月6日,神府东胜矿区大柳塔等七矿区水土保持设施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竣工验收。建设单位中国神华神东煤炭分公司(简称神东分公司)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要求开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完成了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各项防治任务,水土保持设施发挥了较好的保持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对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领导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神府东胜矿区地处晋陕蒙接壤区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度带,植被稀少,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矿区开发建设,必然要扰动地貌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应该说矿区在开发之初对水土保持的认识是有限的,也尝到了苦头。1989年7月21日,乌兰木伦河一场25年一遇的洪水,就淤平了沿岸17处矿井和9处露天采坑,直接损失约1300万元。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敲响了警钟,神东分公司领导开始认识到煤炭资源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他们认真总结了煤炭企业先开发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的指导思想。在矿区总体环评和环境整治规划的基础上,神东分公司委托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编制了《神东矿区水土保持规划》, 1999年又委托国家林业局、黄河中上游管理局编制了《神华集团神东矿区生态建设工程规划》,并经国家发展委员会批准实施。与此同时,依法编报了水土保持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有关规划和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生态环境较开发前有了很大改善。
二、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全面贯彻建设工程“三制”
神东分公司环保管理处作为公司职能部门负责水土保持工程落实和完善,就水土保持工程的实施对项目法人—神东分公司负责。在工程建设上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招投标管理、施工管理、财务管理等办法,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系。水土保持工程全面实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是全面实施建设工程“三制”的典型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纳入了整个公司的建设管理体系中,采取单独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方式,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水土保持工程的全面实施。
三、落实有关规定,确保水土保持资金投入
1988年国家颁布《开发建设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后,1989年神东分公司从吨煤提取0.45元,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保护,并且设立专门帐户,确保专款专用。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环境管理处)负责招投标,共签定了水土保持工程合同260项,合同金额18544.85万元。先后完成了小流域治理面积255.7公顷,流动沙地治理面积9236公顷,水源地治理面积886.8公顷,复垦面积96.7 公顷,修筑河道护堤10公里;营造防风护岸林594公顷,栽植行道树178公顷。工程措施共完成浆砌石44.12万方,混凝土2.06万方,土方填筑224.77万方;植物措施共完成乔木林103.00万株,灌木林3600.91万穴,人工种草2361.70公顷,草皮150.16公顷,沙障8011.50公顷,绿化面积12422.7 公顷,使矿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水土保持司监督管理处 供稿)
巴图塔沙柳林现场查勘
巴图塔沙柳林治沙工程
石圪台水源地
马家塔煤矿采坑治理
红石圈小流域治理
大柳塔生活小区
大柳塔生态停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