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社会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水务局摘选
扎鲁特旗位于大兴安岭南麓,受自然和人为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耕地膨胀,牲畜急剧增长,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经济效益,却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因而带来了水土流失、大风扬沙、生态恶化的巨大负效应。扎鲁特旗政府把保护生态与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并重,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社会管理发展思路。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实施为这一地区生态建设带来曙光,极大地推动了全旗水土保持工作的进程,同时也为扎鲁特旗人民再造秀美山川增添了信心。
扎鲁特旗政府在组织实施中,重点围绕“七个到位”“三个结合”进行了试验探索。即组织到位、政策到位、制度到位、技术到位、管护到位、宣传到位、资金到位。因地制宜地开展了工程建设与当地舍饲养畜相结合、工程建设与种树种草相结合、工程建设与治理及管护相结合工作。目前项目的组织实施起到了示范和推广作用。
实施中暴露出以下问题:一是农村“两工”取消对于基本依靠农村劳力参与的水土保持工程是一种全新的考验,发动群众大会战存在一定的困难;二是项目区缺少水源工程,运水距离远、难度大、费用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草成活率。另外扎鲁特旗属于半干旱地区,春旱、夏旱时常发生,在无水源保证的情况下,植树造林成活率偏低,建议项目区尽量减少林草种植面积;三是本项目区位于牧区,建议通过打水源井,发展灌溉草库伦,搞好农牧民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舍饲养畜提供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