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蒙接壤地区将是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关注的焦点地区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通讯员 张永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深入实施,作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晋陕蒙地区,由于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以及生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几年,我国用于以水土流失防治为主的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投资大幅度增加,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不断加快,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与环境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更好地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已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近几年,我国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领域的一些知名专家提出,非常有必要像50年代开展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科学考察和80年代开展的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那样,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以水力侵蚀为主要对象的水土流失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对现状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分析,明确关键问题,制定战略规划,提出相应对策,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此,自去年下半年起,由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的国内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及其他相关领域跨学科、跨部门著名专家、学者,关于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的科学考察就已全面展开。
此次考察活动采取科学家、基层技术人员、公众与媒体互动的形式,通过前期准备、实地考察、公众参与、科技论坛、总结建议、资料建档等工作阶段,其目的主要是完成以下考察任务:
一是在研究提出因水土流失而引起的国家生态安全问题的同时,研究提出我国水土保持的长期战略目标和任务;
二是在全面评估现阶段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同时,提出加快我国水土流失防治速度科学对策;
三是在总结基层水土保持成功经验的同时,宣传、推广和普及水土保持知识,唤起全国人民对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忧患意识;
四是在推广利用现有科技成果的同时,提出水土保持生产实践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按照我国水土流失特点及工作内容,本次考察活动先后组成西北黄土区、长江上游区、东北黑土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区、西南石漠化区、西北风沙区和开发建设活动等8个考察组,通过系统考察各区域的水土流失、生态与环境状况,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探索总结经验;系统评价我国生态与环境的现状,评价现有的技术路线和工程实施效果;系统提出不同区域的防治对策和主要的技术路线、方法,以及加快水土流失防治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系统提出今后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改善生态现状、促进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中国生态建设的宏观战略研究报告和建议。
列入本次考察活动中的晋陕蒙接壤地区,因占整个粗沙区近90%的面积,又是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重点监督区,开发建设规模大,范围广,开展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执法工作早等原因,所以被列为考察活动的重点地区。为此,晋陕蒙水保监督局根据上级安排,目前已对考察路线、重点区域、重点项目、水土保持法修订调研等进行了前期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以确保考察活动圆满成功。
单 位:黄委会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局
地 址:陕西 榆林市 西沙 崇文路4#黄委监督局
电 话:0912—3867858
e-mail:zhy65724@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