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治”试点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于2003年正式开始,至今已近两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建立了一支水保综合治理队伍
首先是建立了具有一定经验的水保工程监督管理机构。试点项目区的各县(市)大都成立了分管副县(市)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研究、协调试点工程的实施,并根据水土保持工作和试点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了水土保持机构和队伍的建设、调整和充实。其次是培养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水保治理技术队伍。各县(市)在与群众签订合同的同时,还加强了对群众的技术培训,工程技术人员下到第一线进行现场指导,使广大干部群众掌握了治理技术和要求,实施的项目均达到设计规范的要求。
二、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管理方法
过去搞工程习惯于事事管、人人管,结果什么都管不好。这次试点工程管理主要采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在广泛征求各省(自治区)水利厅及发改委意见的基础上,珠江委及时制定了“珠治试点工程实施管理办法”和“珠治试点工程年度验收办法”,并报水利部批复同意实施。
在试点过程中,各县(市)普遍重视制度建设,全面推行项目责任主体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公示制和投工承诺制,制定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水土保持监督、年度检查验收办法、技术人员蹲点、工程管护等多项管理制度。大部分乡还制定了水土保持乡规民约。
三、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试点工作两年来已实施综合治理的有17县(市)的85条小流域,小流域土地总面积2114 km2,水土流失面积1169 km2。两年来,国家投入专项资金6000万元,初步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3.00km2。其中,人工治理措施面积211.49km2,实施封育治理面积211.61km2。各项治理措施包括:梯田工程2327hm2,乔木林10974hm2,灌木林497hm2,经济林2151hm2,果木林2452hm2,种草250hm2,保土耕作1997hm2。同时,还完成蓄水池(水窖)1672个,沉沙池1198个,沟洫工程134.47km,塘堰1座,谷坊、拦沙坝389座,沟道整治20.6km,机耕道、作业便道共40.48km,建设沼气池2326个。无论是质量、进度和资金使用均符合规划要求。
四、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
云南省的辖区内珠治试点监测方案已于2005年1月批复实施。其中曲靖市的宣威市、玉溪市的澄江县,将开展所有项目的监测;沾益、马龙、罗平、华宁、江川等5个县开展部分项目监测。2004年12月5日和8日,广西、贵州两省(区)水利厅也分别审查了各自辖区内的珠治试点工程的监测方案。从2005年至2008年,将采用遥感监测、地面观测和社会调查等方式,从生态、经济、社会和保水保土效益等方面对珠治试点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更好地评价试点工程的质量、效益及水土保持总体效果,推动珠江上游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向前发展。
(珠江水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