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要闻

淤地坝建设应与林草措施相结合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韩玉峰 张颖 2003年10月14日
 
    淤地坝以其拦截泥沙、蓄洪滞洪、减蚀固沟、增地增收、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等优点,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近些年来,淤地坝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在淤地坝建设前期工作中,就显露出重工程措施、轻生物措施的倾向,有悖于水保生态建设的初衷,应采取必要措施予以改进,否则,淤地坝建设可能会事倍功半。
    1.林草措施与淤地坝建设并举,是两者共同的需要
    林草措施是生态修复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它与工程措施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林草措施为工程措施提供了良好的运行条件,同时工程措施也为林草措施的运行提供了保证。实践表明,离开工程措施搞林草措施,林草生长所需的水分得不到保证,不但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而且其正常生长发育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样,离开林草搞工程,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工程寿命大大缩短,甚至还会存在因泥沙无限而工程容量有限、造成洪水摧毁水利工程的现象。据黄委天水水保站罗玉沟对比流域实测资料推算,有林草措施保护的工程运行年限将是无林草措施保护的2倍以上。
    2.林草措施与淤地坝建设同步发展,是生态环境标本兼治的需要
    淤地坝所拦截的泥沙主要来自坡面和沟道重力侵蚀。大量的泥沙主要来自坡面,控制坡面进入沟道的泥沙将主要由林草措施来完成。据天水水保站径流观测资料介绍,有林草措施的坡面要比没林草措施的坡面减少泥沙达69%。沟道有了淤地坝,坡面仍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因为坡面面积远远大于沟道面积,坡面泥沙并没有出沟而留在淤地坝里,且建坝护沟正是为了保护坡面、防止重力侵蚀。因此,坡面采取林草措施是从源头上进行治理的做法,是治沟的标本兼治之举。坡面治理达到一定程度后,为沟道进行淤地坝治理提供了良好条件。
    3.林草措施是保证淤地坝长期健康运行的需要
    据有关气象资料预测,今后若干年内,气候将由南涝北旱逐渐转为北涝南旱。如果这个预测实现,沟道中的淤地坝因设计标准偏低,可能无法承受来自坡面的大量来水来沙,没有坡面林草措施的保护,淤地坝的“生存”将面临严重的挑战。与此同时,大量的降雨给原本干旱的黄土高原的植物提供了生长发育所需水分,植物能够良好生长,实际上也是对淤地坝的保护。如果这个预测不能实现,即使是干旱年份,林草措施在涵养水源的同时,如遇突发暴雨,也能有效拦截雨水,延长汇流时间,削减洪峰流量,减小洪水对淤地坝的冲击。良好的植物措施,等于延长了淤地坝的使用年限,降低了淤地坝的投资成本。因此,林草建设是维护淤地坝长期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之一。
   责任编辑: 赵宇革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