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地埂不失为保水保土保肥的好办法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席全合
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的人们为水土保持想了不少办法,下了不少工夫,但始终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笔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忽视了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问题———打地边埂。
笔者在下乡时看到,大片大片的农田都没有地边埂,若遇到大雨,不但不利于保水保土保肥,长期下去还容易造成土地“蚕食”,导致河床增高,洪水泛滥成灾。
黄土高原气候恶劣,每到夏季,松软的黄土一见雨水立即变为泥浆,汇集一起就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奔腾而去。为解决水土流失问题,近年来各地结合生态环境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植树种草,修库打坝,开展小流域治理,但往往忽略了在农田上打地边埂这个好办法。
打地边埂,不但是保水保土保肥的好办法,而且是小流域治理不可缺少的配套工程,如果只注重筑库坝、挖涝池、修分洪渠,而不从防治洪涝灾害的细微之处采取措施,一旦汛期来临,田野里的雨水就会通过千沟万壑涌入蓄水防洪工程,造成不良后果。
与植树种草相比,打地边埂对抑制水土流失具有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整个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土地干旱,打地埂简便易行,投资不大。打好地边埂,立即就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山坡地如逐年打地边埂,还能渐渐变平,环绕山坡的一道道间隔适当的地边埂,会挡住高处流下的泥沙。
试想,如果各地的农田都打上地边埂,土不出田,水不下山,洪不出沟,雨水得到合理利用,我们将会看到田沃禾壮、池塘清澈、河流温顺、山清水秀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