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水利厅派员到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进行淤地坝建设技术调研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本站讯(记者 孙太旻)为了有效地防止黑土地沟壑侵蚀的进一步扩张,根据水利部领导的推荐,吉林省水土保持研究院张利副院长一行4人,受水利厅领导的委托,7月18日,冒着盛夏的酷暑高温,专程到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进行淤地坝建设与管理技术调研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水土保持技术与方法,进一步规范淤地坝建设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程序,确保淤地坝这一“亮点工程”能在黑土地的水土流失治理上发挥重要作用。
18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在认真听取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郑新民总工关于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规划、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情况介绍,何兴照副总工关于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基本情况、“3S”技术在水土保持领域应用情况介绍的基础上,分别参观考察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建设及部分开发应用成果,并就有关技术层面的问题与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
下午,调研组一行在郑新民总工的陪同下,专程到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试点小流域——西安市郊区的鲸鱼沟进行淤地坝建设成效实地考察。
在鲸鱼沟大坝前,郑新民总工认真地给调研组的同志们介绍了淤地坝的前期规划、技术设计、施工方法、科学管理、重要作用及产生的效益等内容。由于吉林省没有类似黄土高原地区的淤地坝工程措施,所以调研组的同志就特别注重询问淤地坝建设方面的有关技术问题,双方还不时地进行着有关技术层面的交流与探讨。
通过听取情况介绍、现场考察和交流讨论,调研组的同志对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淤地坝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一定要把这些先进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经验方法带回吉林去,为黑土地的水土保持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调研组还希望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能够抽出时间和技术力量,帮助吉林省水利部门培养淤地坝方面的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技术人员,尽快把这项先进技术措施在吉林的黑土地上得到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