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陕西省无定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呈现出了四个新特点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陕西省无定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于2003年开始实施。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两个可持续”为目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顺利推进了工程建设,呈现出四个新特点:
  一是治理实现规模化。各县区按照板块式建设,规模化发展的思路,进行整面坡、整架山、整条沟的治理,形成了连点成线、连块成片的规模治理格局。项目区实现规模治理的小流域有40条,占小流域总条数62%,规模治理面积398平方公里,占到各项措施面积的83%。
  二是工程突出精品化。各县区按照规划一次搞好、措施一次到位、质量一次达标的要求、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涌现出子洲佛殿堂、绥德三十里铺、靖边海则滩等一批新的典型样板,成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新亮点。
  三是技术应用综合化。各县区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治理水平。榆阳、横山突出梯田埂坎植物化,综合效益明显;绥德在宽幅梯田上配套集雨场、输水暗管和喷灌设施,确保生态用水;靖边建成40座蔬菜大棚、引进美国红堤1号葡萄和大西洋脱毒马铃薯等,把示范区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起来。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是管理走上信息化。各县区把建立和推行科学管理作为重点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先后购置先进设备,培训业务技术骨干,建立项目网站,实现了项目管理网络化、信息化,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
  (陕西省水土保持局  王埃平 王晓玲)
 
  图片说明:
  1、措施综合化
  2、治理规模化
  3、工程精品化
  4、5、地坎植物化
  6、集雨节灌化
  7、8、造林整地化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