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要闻

陕西省开展无定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年度检查

来源: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网   上传日期:2018-07-23   打印本文章   【字体】 大   中   小  
 
   为全面了解掌握我省无定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设管理情况,进一步搞好工程建设, 2005年4月14-23日,由省水保局主持,省财政厅、榆林市水保重点办、榆林市财政局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组成陕西省2004年无定河流域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验收组,对清涧县川口、绥德县龙湾、子洲县三川口、米脂县城北、榆阳区李家沟、横山县东山、靖边县红墩界七个项目区2004年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抽查验收,验收组采取了现场查对、内业查看、多媒体汇报、座谈讨论、综合评议的办法,对各项目区工程建设管理的组织领导、任务完成及质量、资金使用管理、预防管护、资料管理等五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抽查验收.
   本次检查验收在各县(区)年度自查验收的基础上共抽取了七个项目区的21条小流域,其中,清涧、绥德、子洲、米脂、榆阳、横山、靖边七个项目区各3条,共165个图斑,总面积2212.8公顷。此外,还查验了包括淤地坝、水窖、谷坊、机井等57处(座)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从复查验收情况看,机修梯田田面宽展平整、埂坎结实,主体工程质量普遍较好;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能按照设计施工,质量基本达到技术标准要求;造林整地工程质量普遍较高,林草成活率达80%以上;封育面积大,初显成效。总体情况与县区自查初验情况基本一致。
    2004年我省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点: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职责明确。各级齐抓共管,协作配合,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发挥了工程效益;二是建设思路明晰,重点突出,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去年的重点工程建设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并重,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立足区域特点,围绕示范重点,打造特色精品工程取得实效。子洲项目区全力打造高品味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城郊型小流域示范典型;米脂项目区以高西沟这个成功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老典型为教材,开展了户外教室建设,同时,根据人多地少的特点,千方百计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小支毛沟治理中移土填沟,打谷坊造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形成小支毛沟治理特色;绥德项目区部门联合,集中办点,将治理视点集中在微小的细部地貌,全力打造一流的综合治理示范区;靖边项目区以防沙治沙和建立绿洲生态农业体系为目标,努力建设高效能的风沙区治理典范;此外,榆阳项目区很抓规模综合治理;横山项目区弘扬传统优势,种草养畜发展畜牧产业,清涧项目区围绕具有比较优势的红枣做文章,七个项目区都能根据自己的特色和示范重点,进行重点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形成全省重点工程建设区区有亮点,县县具特色的明显特点;三是工程建设管理制度创新,设备更新,建设管理逐步走向高效化、规范化。项目区推行了投工承诺制、建设公示制和资金报账制“三项制度”。工程建设管理已逐步走规范化。所有项目区普遍购置现代化办公设备,建立了网站,开展了电子化的信息传递,都制作了多媒体汇报材料,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四是注重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应用,切实提高示范水平。子洲县引进“新火花”、“一朵花”向日葵、“籽花白”洋芋、“哲蓖4号”蓖麻,采用大垄沟地膜覆盖种植,建成了3000亩科学种植示范园,产量成倍增长;靖边县引进美国华雨牌大型移动式喷灌设备,推行了沟垄种草技术,建成了40座蔬菜大棚、引进美国红堤1号葡萄和大西洋脱毒马铃薯等,把示范区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紧密结合;绥德县在宽幅梯田上配套集水窖、输水暗管和喷灌设施,增产增收;榆阳、横山推行梯田埂坎植物化,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切实提高了工程建设的示范价值。
 
 
陕西省水保局王埃平  王晓玲  杨思炯

最近更新

微信 欢迎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微信公众号